目光掃過那些墨寫的名字,心中不由泛起一陣鈍痛。
—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曾是鮮活的生命。
都曾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
“大將軍,降卒之中,多是十少年郎,皆不足十五?!?/p>
“皆是牧羊童子,被突厥強擄為兵,是否留下當值?”
軍司馬低沉的聲音打斷了陸沉舟的思緒。
他深吸一口氣:“傳令,十五歲以下者,歸還部落。”
“軍中識文斷字的老卒,或是朝廷派來的使者,教其漢話、農(nóng)桑之道?!?/p>
“待來年春暖,分予他們農(nóng)具種子,使其有田可耕,有糧可食?!?/p>
陸沉舟頓了頓:“你親自督辦此事,不可斷其生路。”
軍司馬眼中掠過一絲動容,抱拳應(yīng)諾:“末將領(lǐng)命!”
看著軍司馬退出帳外,陸沉舟的目光重新落回案上。
那厚厚一疊陣亡將士名冊。
那些年輕的面容在記憶里閃過:有憨厚笑著的關(guān)中漢子,有眼神清亮的新兵
取過筆,蘸飽了墨,在撫恤奏報上鄭重添上一筆。
凡陣亡將士家中有孤老幼子者。
除例定撫恤外,額外加賜粟帛,免其戶賦十年。
“報!”
帳外一聲稟告響起:
“慶陽信使已回返,大夫人親筆回書。”
信使跪地呈上回執(zhí),白鳳儀慣用的素白信箋映入眼簾。
上面只有她娟秀的字跡:安抵勿念。
“知道了,下去吧?!?/p>
揮退信使,聲音竟有些不易察覺的沙啞。
帳內(nèi)重歸寂靜,放下筆,身體向后靠向冰冷的椅背。
目光投向帳頂搖曳的昏黃光影,思緒卻如脫韁之馬。
逆著迢迢關(guān)山,奔回了慶陽那清雅靜謐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