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豬大腸怎么了?哥照樣能把它做得好吃!”
“再好吃也惡心人啊,這里面的屎還在呢,你們干嘛弄進廚房啊?別給我的腸粉弄臭咯!”
在馮玉芬暴躁的驅(qū)趕下,兩小只又灰溜溜地抬著籃子出來了。
宋海建剛和蒲十三告別,轉(zhuǎn)過身看到兩人的樣子,絲毫不意外。
“哥,媽讓我們把豬大腸抬到外面弄干凈了,再拿回家?!?/p>
海蘭說著,扔下扁擔(dān)悄悄跑遠了一點。
“哥,我可不可以負(fù)責(zé)打水?”
海生一聽姐姐這么說,立刻就抗議了:“憑什么?這種事情當(dāng)然是要抽簽啊!”
他們家既沒有大的該讓著小的說法,也沒有男的該讓著女的說法。
只要發(fā)生了沖突,那就抽簽。
這是最公平的方式了。
海蘭垮著臉,答應(yīng)得不情不愿:“好、好吧……”
宋海建沒有參與進去,因為一旦連他也去抽簽,那么到最后這肥腸很大概率是吃不到嘴里的。
就算能吃到嘴里,肥腸也很可能是還帶著粑粑的狀態(tài)。
在宋海建擼起袖子準(zhǔn)備翻肥腸時,海蘭和海生的抽簽結(jié)果也出來了。
“耶!我負(fù)責(zé)打水!”
海蘭高興得又蹦又跳的。
海生苦著臉,盯著自己抽簽?zāi)侵皇?,狠狠打了幾下:“真不爭氣??!?/p>
處理肥腸的過程異常“艱辛”,主要是得承受它的精神傷害。
馮玉芬蒸好腸粉后,又把海蘭給叫去一起送貨了——之所以蒸腸粉,一個原因是家里習(xí)慣了如此方便美味的早飯,還有一個原因是,兒子特地叮囑過,每天都得給楊愛民父子、馬超元、王飽飽、李大爺還有陳桂蘭送一份腸粉。
他們家已經(jīng)堅持這么送了三年。
如果有人問起,那就是他們家自己出的大米,自己家種的蔬菜、海邊撿的生蠔花蛤。
這么一說,既不會帶給別人負(fù)擔(dān),也能讓人牢牢記住這份情誼。
正因如此,宋海建這一家在雨傘廠才能越來越如魚得水。
等馮玉芬和女兒走到蒲大金家外面的村路,就看到站在那里和別人聊天的蒲十三。
“十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