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制作學(xué)習(xí)的啟蒙字畫卡片她親自動手,小孩子小衣裳的樣子她也親自畫,至于制作衣衫她真的不擅長。
畢竟她小的時候,孤兒院里照顧她們的媽媽們教她簡單的針線活,比如釘扣子,縫開縫的衣角她都能扎的一指頭的血。
也是巧,原身針線活也爛極了,倒是解放她了。
而擅長的事只要認(rèn)真去做,做起來總是很快的。
不到三日她就畫了上百張簡筆畫,留白處要么是大字,要么是名詩詞,要么就是成語。
寥寥數(shù)筆,春日的桃花、夏日的荷塘、秋夜的彎月、冬日的寒梅……
農(nóng)夫和蛇,曹沖稱象、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p>
先做好的這一批都已經(jīng)分給了她嫡親的小侄女們,二姐家那份也派人送了過去,孩子們都喜歡極了。
(請)
n
憶前世,如茵欲收服孫氏
長嫂和二嫂都感激她,又給她塞了不少好東西。
二姐也打發(fā)婆子又給她送了一套赤金頭面首飾。
至于長姐,她還沒有孩子,秦如茵單獨送了她三幅自己臨摹的李幼儒大師的仕女圖。
長姐也十分驚喜收到她的禮物。
打發(fā)大丫鬟給她送來了三冊原身沒看過的《風(fēng)土雜記》。
那上好的白狐皮配著其他布料經(jīng)過制衣人的巧手做出來的冬春兩季的小衣裳也可愛又新潮。
至少在整個京都,那都是獨一份的!
成品出來后,丫鬟婆子們擠成一圈,嘖嘖稱奇。
長嫂和二嫂歡喜的不行,侄兒侄女們小團子一般,為了這些衣裳也差點“打成”了一團。
最后還是母親李氏做主分下去的。
孩子們雖小,也懂事,祖母親自分的,都認(rèn)。
給孫氏兩個兒子的小衣裳也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
秦如茵如今在做的是這些識字和詩詞等卡片,等墨汁干了,她便讓人整理好,用個精致的花梨木盒子裝上了。
這日下著淅瀝細(xì)雨,有些陰冷。
孫氏的兩個兒子又咳嗽了,孫氏便沒讓孩子跟著先生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