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局長過譽了?!?/p>
“我之所以選擇墊資建設運河景觀帶,主要還是出于對政府的信任,當然,也是想為政府分憂。”
“工程開工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三個月,豐瑞國際的資金還沒到位,好不容易爭取來的三個月,總不能就這么白白浪費了吧?我站出來,先干著,也算是一個三贏的局面?!?/p>
廖大友這張嘴,還是非常有實力的。
要不是對大友公司,已經(jīng)有了一個基本了解,此時此刻,廖大友在宋思銘心目中形象肯定會變得異常高大。
“的確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豐瑞國際那邊就不說了,廖總的挺身而出,也極大地減輕了我的壓力,真要是遲遲開不了工,我在市領導那邊,也沒辦法交代。”
“我得謝謝廖總。”
宋思銘回應廖大友。
“宋局長,說謝謝可就見外了?!?/p>
“我是土生土長的青山人,大友公司也是青山土生土長的企業(yè),為青山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那不是應該的嗎?”
廖大友努力地包裝著自己。
把自己的動機,描繪得光輝燦爛。
“如果青山的每個人,都有廖總的覺悟,青山趕超江臺,昌順,只是時間問題?!?/p>
宋思銘頓了頓,問廖大友,“廖總,你之前是做房地產吧?”
“對,我在豐瑞縣開發(fā)了幾個樓盤?!?/p>
工商注冊信息是公開的,廖大友也不可能說,大友房地產跟自己沒有關系。
“有沒有興趣,在市區(qū)開個樓盤?”
宋思銘又問廖大友。
“在市區(qū)開發(fā)樓盤?”
“有什么合適的機會嗎?”
廖大友一下來了興致。
開了一天的會,聽得云山霧罩,讓他覺得,還是自己的老本行房地產,干起來更加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