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更是氣得咬牙,要不是葉青手疾眼快,這份戰(zhàn)報奏疏就得被撕成兩半。
“郭老爺,你這是何意???”
葉青用明知故問的目光,看著面前氣得嘴角震顫,一副中風前奏樣子的郭老爺,只是似有玩味的說道。
朱元璋聽著這話,只覺得更加的火大了。
還好意思問何意?
之前還以為他葉青只是吃不了一點虧,這對于朱元璋來說,真就不是什么大事,頂多就暗罵他一句‘沒有一點為公精神’就完了。
如果只是一個能力一般的官員敢在回報上斤斤計較,不說腦袋搬家,最起碼也得擼了烏紗。
但對于這么一個奇才,他也愿意在這方面當一個純粹的‘生意人’。
可他卻萬萬沒想到,他葉青竟然在為將士請功之后,就直接威脅他!
他葉青變著花樣以文官涉軍,他朱元璋愿意勉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該天天燒高香了。
可他葉青不在行文之中真誠請罪以求諒解不說,竟然還敢用‘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人詬病萬年’這話來威脅他。
看著這么一句話,朱元璋真就是現(xiàn)在就想一刀砍了這混賬東西!
而葉青見面前郭老爺就差把‘發(fā)火’二字懟臉上的表情,只覺得非常的滿意。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這身為朱元璋腦殘粉的郭老爺都如此表現(xiàn),那朱元璋本人看著這份奏疏之后,豈不更加氣惱?
想到這里,葉青便饒有興致的明知故問道:“郭老爺,別這么一副想生吞了本官的樣子?!?/p>
“本官說得有錯嗎?”
“就這一場戰(zhàn)役來說,還不足以證明本官雖然是文官,但卻也有孫臏之才?”
“本官又保證了戰(zhàn)役的勝利,又在形式上遵照了陛下的法令,照顧了陛下的面子,不要他加官進爵,他就該燒高香了,還想治罪于本官?”
“當然,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臣工,他如果膽敢治罪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一定會欣然赴死?!?/p>
“可后世兒孫也絕對是長了眼睛的,俗話說得好,是非功過,自有后人評說!”
“”
葉青之所以說這么一些話,也就是為了強詞奪理好玩,根本就不求說通他們。
他也不在乎郭老爺他們的意見,反正這份實際上是為了加深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之罪’,以及新增‘變著花樣文官涉軍還威脅皇帝之罪’的奏疏,他葉青是上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