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梵語的音譯,通常指佛陀之遺骨,而稱佛骨、佛舍利,相傳是由佛教始祖釋迦牟尼起才有的。
釋迦牟尼去世后,弟子們從他的骨灰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五彩晶瑩,堅如玉石的遺物,尊稱為舍利。
后來,這些舍利分發(fā)給天下著名寺院,作為鎮(zhèn)寺之寶。
佛經上說,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非常寶貴。
從古至今,舍利子雖然出現(xiàn)過不少,但只有修行卓著,功德無量的高僧才會有。
比如,虛云禪師。
虛云禪師十八歲出家為僧,在涌泉寺潛心修煉九年,從二十七歲開始,游歷全國各地佛教名山,前后持續(xù)二十余年,參訪峨眉山、藏區(qū)三大寺等地方,甚至還到國外朝禮佛跡。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虛云禪師得到朝廷的重視,欽賜《龍藏》一部,另外還有紫衣、玉印,并賜封號為“佛慈弘法大師”。
這在當時是一份難得的殊榮,可見虛云禪師德高望重。
一九五九年,農歷九月十三日,一百二十歲的虛云禪師圓寂,火葬之后,得五色舍利子數(shù)百粒,轟動一時。
這并不是個例。
像五臺山的夢參老和尚,在一百零三歲圓寂之后,就留下了上百粒舍利子。
還有老法師傳凈長老,長老圓寂前預知大限將至,拒絕飲食,醫(yī)生要為他打點滴,長老則自己拔掉了針頭,閉目念佛,絕食絕水九天,最后安詳離世。
傳凈長老留下的舍利子質地圓潤,顏色多樣,大小各異,小的猶如出家人佩戴的掛珠,大的則像成年人的指甲一般。
其中,轟動全球的舍利子來自寬能法師。
寬能法師在九十四歲圓寂之后,也留下了不少舍利子,其中有一顆舍利子高約五厘米,酷似一尊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五官及裝束渾然天成,惟妙惟肖,特別是觀音菩薩頭像旁邊還有佛珠環(huán)繞,令人嘆為觀止。
這顆舍利被供奉在花果山海寧禪寺千佛塔,大家有機緣的話,興許能見到。
這些,都是近現(xiàn)代史上真實出現(xiàn)的。
葉秋沒想到,有一天他能親眼見到舍利子。
最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渡厄大師扒開骨灰之后,又出現(xiàn)了不少舍利子,有紅,綠,黃,黑,白各種顏色,而且數(shù)量頗多。
渡厄大師快步跑進悟道塔,從里面拿出來一個很大的玻璃罐,開始收集空見神僧留下的舍利子。
“一顆,兩顆,三顆……”
“一百顆!”
“三百顆!”
“五百顆!”
“七百顆……七百七十五顆,七百七十六顆,七百七十七顆!”
整整七百七十七顆舍利子!
葉秋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