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杖下去,假沙僧現(xiàn)了原形,竟是猴精所變。
沙僧知大事不妙,駕云而逃:“你這潑猴,我定請(qǐng)菩薩評(píng)理!”
沙僧日夜兼程,終至南海落伽山。
剛進(jìn)山,木叉行者現(xiàn)身攔住去路。
通報(bào)后入得洞內(nèi),忽見孫悟空悠然立于菩薩身旁,沙僧怒從心頭起,舉杖便打:“你這惡猴,又來蒙騙菩薩!”
觀音急忙阻攔:“悟凈休得無禮!”
沙僧跪拜在地,聲淚俱下:“菩薩明鑒,花果山確有另一個(gè)孫悟空,還變出假的我等,妄圖獨(dú)自取經(jīng)!”
觀音沉思片刻:“悟空在此等候多日,未曾離開。你二人同去花果山,真假自會(huì)分明!”
且說南海紫竹林外,悟空與沙僧向觀音菩薩拜別后,即刻駕起祥云奔赴花果山。
彼時(shí),孫悟空心中似有十萬火急之事,如油煎蟻旋般焦躁難安,恨不能肋生雙翅瞬間飛抵。
偏偏沙僧所駕云頭緩若游絲,悟空心急難耐,匆匆招呼一聲便要獨(dú)自駕云先行。
沙僧見狀,忙疾步上前,一把扯住悟空衣角,溫言勸道:“大哥切莫如此急切,這般匆忙反倒易惹人猜疑。
小弟愿與你同去,彼此也有個(gè)照應(yīng)?!?/p>
悟空雖滿心煩躁,卻也知沙僧所言有理,只得強(qiáng)壓心頭不耐,與沙僧并駕齊驅(qū)。
二人駕云而行,不過半盞茶工夫,便見前方花果山郁郁蔥蔥,云霧繚繞。
待落下云頭,行至水簾洞前,但見洞中瀑布飛瀉,水花四濺。
石臺(tái)上赫然端坐著一個(gè)”孫悟空”,火眼金睛灼灼生輝,黃發(fā)間金箍閃耀,身上錦布直裰與悟空所穿別無二致,腰間虎皮裙隨風(fēng)輕擺,手中金箍棒泛著幽幽寒光。
真悟空見狀,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當(dāng)即掣出金箍棒,縱身向前,暴喝如雷:“你這不知死活的妖邪!
究竟從何處冒出來的?竟敢化作老孫模樣,擅闖我洞府,欺凌我花果山眾兒孫!今日定叫你知道俺老孫的厲害!”
聲如洪鐘,震得四周山石簌簌作響,瀑布水聲都為之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