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學習熱情,被空前地激發(fā)了出來!
夜晚,則是“思想”的淬煉。
結束了一天疲憊的訓練,士兵們并不能立刻休息。
在教員的組織下,他們會圍坐在篝火旁,進行“每日學習”。
學習的內容,很簡單。
一是,聽那些從遼東回來的百姓,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的家,是如何被高句麗人燒毀的,自己的親人,是如何慘死在屠刀之下的。
二是,聽教員,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他們今天流的每一滴汗,都是為了什么。
“……你們的訓練,不是為了太子殿下,也不是為了朝廷的長官!是為了保護你們遠在家鄉(xiāng)的父母妻兒,不再遭受遼東百姓那樣的慘劇!”
“……你們手中的刀,不是用來欺壓弱小的!是用來,砍斷那些伸向我們大唐的,罪惡的爪牙!”
“……記?。∥覀兪窍蠕h營!我們是太子殿下的兵!我們,是守護大唐的第一道,也是最鋒利的一道,刀鋒!”
日復一日。
在這樣高強度,身體與精神雙重淬煉的“地獄模式”下。
這支三萬人的軍隊,正在發(fā)生著一種,肉眼可見的,脫胎換骨的變化。
士兵們的眼神,變得不一樣了。
不再是之前的懶散與茫然。
而是,充滿了紀律、自信,和一種對戰(zhàn)爭的渴望!
他們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動作,變得更加迅捷。
尤其是“三三制”小組,已經配合得越來越默契,在模擬對抗中,展現出了驚人的戰(zhàn)斗力。
這一切,都被侯君集和李勣,看在眼里。
侯君集,從一開始的冷眼旁觀,到后來的震驚,再到現在的……沉默。
他發(fā)現,自己已經完全插不上手了。
太子殿下,用一套他完全無法理解,卻又高效得可怕的方式,將這支軍隊,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他感覺自己這個“副帥”,就像個局外人。
這讓他,心中感到了一絲深深的……不安與失落。
而李勣,則徹底淪為了李承乾的“粉絲”。
他每天,都會興致勃勃地,參與到各種訓練之中。
還會親自下場指導士兵們的格斗技巧。
和馬周、李綱,一起探討,如何讓“思想教育”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