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以前交的,那肯定朝廷也不會退錢啊。
這確實是值得慶賀的大喜事兒,誰家還沒交過人丁稅呢?連雍親王府,每年也需得繳納人丁稅,這政策對天下百姓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恩德。
那拉氏就說自己準備施粥的事兒:“既然要慶賀,就需得大家一起高興,這次施粥,我準備連續(xù)施半個月,就選京郊等地,不分乞丐
平民……”
李氏就笑道:“若是煮粥,怕是天氣熱,不好存放,倒不如施舍饅頭,粗面饅頭,好歹也能多放那么一兩天?!?/p>
那拉氏就擺手:“放的時間長了,就怕有人來回領取,倒是再讓別人領不到。”
饅頭這東西,也并非只能存放一兩天,現(xiàn)下天氣熱,饅頭曬干了能放到冬天呢,冬天用熱水泡一泡,照舊是一頓細糧飯。所以,施粥是決不能施舍饅頭的,只能是粥,不好存放,需得兩三天內(nèi)吃完的那種。
年氏也跟著笑道:“既然是與民同樂,那不如我也做些好事兒,但施粥我也沒什么經(jīng)驗,我能否請福晉幫我施粥?我愿意拿出銀兩來?!?/p>
那拉氏就點頭:“也可以,反正都是府里的人,咱們湊一湊,以親王府的名義來做這事兒也成?!?/p>
鈕祜祿氏就忍不住偷偷瞪一眼年氏,現(xiàn)在好了,全府的人都得掏錢了。
那拉氏出了三十兩銀子,年氏出二十兩。李氏和耿文華呢,同樣身為側(cè)福晉,既不能比那拉氏高,也不能比年氏低,干脆也是二十兩。宋氏和鈕祜祿氏就好辦了,遞減嘛,十兩銀子就成了。
既然是以王府的名義來做這事兒,那剩下的就不用耿文華等人操心了,只那拉氏就能辦妥了。
外面也不只是雍親王府一家做這種事兒,許多官員家里都派了下人出來施粥,感念康熙恩德嘛,事兒做的越大,越是拍馬屁,說皇上圣明,宣揚皇上英明名聲。
整個京城熱熱鬧鬧了好一段時間,隨后京城里的八卦就又被另外一件事情給取代了——京城里新開了許多水果鋪子,里面賣的水果竟是從未見過的。
當然,價錢也不低。但京城百姓,必然小有家資啊,多的買不起,那買一個嘗嘗味道總行吧?
怎么說呢,口味這東西,就很奇怪。有些人從未吃過的,吃一口就覺得,真難吃,很不愿意再吃第二口。有些就覺得,哎呀,世上竟然有如此美味,簡直是從未嘗過的珍饈啊。
說法十分兩極化,但這種新奇東西畢竟是剛出現(xiàn),眾人也都很稀罕,熱熱鬧鬧的談論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