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沒開多久,到康熙四十多年,因著西洋傳教的事兒,康熙大怒,又封鎖海岸,再次禁海。
一直到現(xiàn)在,康熙五十八年了,海岸還是禁嚴的。
耿文華眨眨眼,她當然略有些了解,但是怎么說呢,就算是朝廷禁海了,但其實民間對于海上貿(mào)易還是十分熱衷的,因為利潤足夠大。別說是在沿海地區(qū)了,就是偶爾在京城,耿文華都能聽說西洋那邊的稀罕物件。
像是以前,京城還賣過水銀鏡,巴掌大的小盒子,里面鑲嵌一小片鏡子。這東西一在京城露面,幾乎是立馬就風靡了京城。后來耿文華本來也想給那拉氏出主意的,但因著水銀實在是不好弄,再加上上好的銅鏡的清晰度也是很不錯的。耿文華既然沒有迫切需求,她自然也就不會去弄這些東西了。
所以海禁這個事兒吧……朝廷的態(tài)度是朝廷的,只要朝廷一天沒說,隨意出海的人都誅九族,那民間就能不當回事兒。
再者,出海也不一定非得就是去西洋,和周邊的一些小國家也能進行一些貿(mào)易來往。
耿文華提出要一艘船,一個是為了方便自己搜羅種子,一個呢,還是那句話,從無到有比較艱難,但若是有,從小到大,那就比較容易了。
她得先給自己和弘晝打造一個船隊啊。
萬一日后奪嫡不成功……她打算帶著弘晝繞道,新加坡,馬六甲……
她還不信活不了了。
胤禛見她不說話,就又問道:“你要一艘船做什么?若是想往西洋,想做海上貿(mào)易,那不光是要有船,還需要有人,有武器,有糧食,有商品,有海上航線圖?!?/p>
海上航線圖是最重要的,否則你以為海上貿(mào)易那么賺錢,為什么就沒多少人參與呢?沒有路線圖,你在茫茫大海上只有一個下場——迷失在海面上,等著被海洋吞噬。
運氣好,說不定遇上海盜,死的還痛快點兒。運氣不好,不知道得在海洋上漂流多長時間呢,人是群居動物,海面上的風景又是一成不變的。正常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下,極容易被逼瘋,尤其是你還清楚的知道你的結(jié)局。
這簡直就是臨死前的折磨。
九阿哥胤禟手里倒是可能會有海上航海圖,但他是皇子阿哥,朝廷禁海,他就必然不能出海,不能偷偷違背朝廷禁令。
胤禛正想著,耿文華就笑道:“我現(xiàn)在沒有這些,但是日后說不定會有呢?我先有一艘船,這樣別人知道我有一艘船,那些有人的,有貨物的,有海航圖的,就會主動找上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