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在跟著中醫(yī)了解中醫(yī)藥之后,才意識到自己當初在研究所里見到過的新型藥物,實際上在某一些療效方面中藥早就能做到了。
只是那時候肯用中藥的人少,別說是服藥了,就連問診都不會選擇去中醫(yī)館。
長此以往,人們便忘記了還有中藥這一選擇,只知道追求新的西藥。
現(xiàn)在,他想要結合西藥和中藥兩方的優(yōu)勢,研制出一款足夠好的中成藥。
其間的成本不可能小,但比起那些更關鍵的還是對藥物本身的理解。
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能力,那就算試錯試上千百遍,也走不到正確的終點。
他相信前輩是能夠在這方面支持自己的,這也是他能堅持選擇開展這一項目的原因。
想要做好,首先就要盡量確保能做得到。
在那次重大失誤之后,他是不容許自己再次失手的。
也煋希望小秦的研究狀態(tài)能松弛一點兒,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反而會做不好一些事。
可是這孩子現(xiàn)在寧愿緊繃著,因為走到今天這個重要的崗位上后,就算有一絲松懈都可能會釀成大禍。
那次即使是助手的錯,卻也是再多檢查一遍,就能避免的。
這不是秦對自己的指責,而是眾人施加在他身上的。
天才背負的期盼太多了,想讓天才隕落的人也太多了。
可是將每一件都做到極致,那就不是人所擁有的能力了。
“小秦,你在研發(fā)藥物的過程中,有什么困難都可以跟我說。但我也會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這是誰都會有的?!敝嗅t(yī)笑著對少年說。
正視自己的知識盲區(qū),也不是簡單的事。
在對方心中,前輩就是最厲害的人,是在中醫(yī)藥方面絕對權威的存在。
可是,再厲害的人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
也煋看著藥方中自己也無法讀懂的一條注解,覺得既然是“注”那就該寫得易懂些。
現(xiàn)在可倒好,唯一看不懂的是這個。
老鼠
這張藥方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接近小秦想要研制藥物的,也是記載中最有效的。
藥方的主要內容中醫(yī)都能看懂,唯一的難點就是其中的一條注解。
別說是意思了,連文字都是那么陌生。
也煋沒有將這件事告訴小秦,而是自己出門去找古文字相關的人來解答。
他聯(lián)系了自己在這里的“人脈”,最后從認識的那位記者那邊得到了可靠的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