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人從頭頂澆了一盆冰水,寒涼刺骨。
其實電視機前的許多人,并不會真的走到這一步。
他們可能沒錢,半道退卻。
他們可能性格摳門,翻來覆去就是下不了決心。
他們可能比較警惕,和周圍朋友聊一聊,剛好還有個聰明理智的朋友,被勸住。
……
但看電視、聽故事的魔力就在這里了,觀眾已經(jīng)一點點被牽動了情緒。
覺得“哈哈哈,你不信啊?巧了,我也不信!”
覺得“嗯嗯嗯、沒錯就是這樣!”
覺得“看到機會不敢上,錯過機會又后悔
”這就是我會有的反應(yīng)和想法,沒毛病啊!那么大一筆錢呢,咱攢得辛辛苦苦多不容易!
已經(jīng)代入感很強了,后面就很容易跟著一路順下去。
很容易把故事里的結(jié)局,套到自己身上。
“特么的剛剛我也信了!!”
“三十萬??!這可是三十萬,喪心病狂的騙子!”
“怎么可能是假的?不是都預(yù)測準(zhǔn)了三次了嗎?”
在群情激憤之際。
潘曉巖這個戲精又又又來了,他披了一身像是反派的黑袍,發(fā)出桀桀桀的邪惡笑聲。
再用嘲諷又輕蔑的聲音,把這種設(shè)備和騙術(shù)揭露了出來。
那種詐騙犯仗著技術(shù)騙人的輕蔑和傲慢,被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十分扎心。
這段真的演得特別好,一邊可以演類似“背起炸藥包,我要炸學(xué)?!钡呐d奮壞事,但實際又是做戳穿騙子的大英雄,潘曉巖最喜歡的就是這段了!!
他超級賣力!
被扎心的觀眾:“……”
什么叫“不用理他,讓他急一會兒,會來求我們的”?他們是舔狗嗎?就為了區(qū)區(qū)五百萬……好吧,要是五百萬真有點說不定。
什么叫“這群人連是什么都不懂,你指望他們能看穿什么?怕個球”?他們怎么就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