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詩詞大會,讓天下的文人知道了楚禾,這次的比試讓京城的百姓徹底記住了楚禾。
是楚禾用他的學(xué)識和文采,擊潰了南蠻的陰謀,守住了大寧的顏面。
一時間,楚禾成了大寧的英雄。
同時也讓南蠻明白,大寧底蘊深厚,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是南蠻可以挑釁的。
南陽子裝病在床上躺了好幾天,病好之后他將南蠻十五城的地圖交給了寧帝,然后便帶著使團匆匆離去。
當(dāng)寧帝派人拿著地圖,向南蠻討要城池的時候,南蠻卻拒不認賬。他們不但不認賬,還派重兵把守,擺明了是要耍賴。
寧帝雖然早就料到南蠻不會輕易割城,但真正發(fā)生的時候,他還是十分生氣。
他召集群臣,打算出兵南蠻,用武力拿回那十五座城。
熱血沸騰的寧帝,很快便被一盆盆冷水,澆得透心涼。
文武百官,大多都是保守派,就算是有幾個激進派,也會被現(xiàn)實打敗。
北方北涼虎視眈眈,單單是一個北涼,便讓寧國應(yīng)接不暇了,寧國哪里還有多余的實力,去攻打南蠻呢?
寧帝能守住現(xiàn)有的國土,已經(jīng)十分不容易了,再開辟一個新的戰(zhàn)場,對寧國來說,無異于自掘墳?zāi)埂?/p>
認清現(xiàn)實的寧帝,只能打消這個念頭。
楚禾在京城待了幾天,風(fēng)頭過去之后,寧帝似乎也忘記了楚禾。
只有上官云靈跟張錦秀天天來找他。
變化最大的當(dāng)屬張錦秀,在聽說了楚禾的事跡之后,她對楚禾的崇拜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
就連她爺爺張閣老,對楚禾那也是欽佩有加。
要知道張閣老為人嚴苛,極少有人能讓他看中,想讓他欽佩那更是難上加難。
這也足以說明,楚禾在他心中的地位。
跟兩人告別之后,楚禾準備起程回村。
兩人雖然不舍,但也只能默默地送他離開京城。
走在出城的路上,楚禾開始總結(jié),來京城這段時間的收獲。
詩詞大會的獎金五千兩,還有贏了趙家兄弟一千兩,在朝堂上力壓南陽子,為大寧贏得了顏面,寧帝賞賜百金。
百金換算成白銀,大概是兩千兩。
楚禾吐槽了寧帝許久,這個寧帝實在是太摳門了,他為寧國出了這么大的力,居然就給了這點獎賞。
這跟打發(fā)叫花子有什么區(qū)別?
還真是用人在前,不用人在后??!
之前他可不是這么說的??!
吐槽歸吐槽,楚禾也無可奈何。不過他也挺滿意,來這一趟他賺了上萬兩銀子。
有了這些銀子,他回去之后,又能大干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