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明顯就是秦二要放開禁書,他們又怎么會去違逆君上的決定?
………
秦二要打破《挾書律》。
李斯盤桓片刻,見陛下面色如常,便將打好的腹稿盡數(shù)抹去。
《挾書律》就是他提出的,以禁止儒生以古非今。
陛下因儒生淳于越主張分封制而怒,故而采納他的建議。
但如今秦二不是公子扶蘇。
公主封王都不封地。
這《挾書律》再無存在的必要。
雖然李斯有些悵然,但只要想到公主以他有大才保下他的性命,還要以《秦憲》確定大秦以法治國,這點悵然也就隨風(fēng)而散。
儒學(xué)綱常主張“男尊女卑”,公主的性格又像極了陛下。
儒家自身難保。
………
“這是我楚人宋玉所作的《九辯》,原是表達(dá)對楚王的忠誠……”
和想要自立為王的項羽不同,曾是楚將的項梁對楚國極為懷念。
項羽不喜讀書,無法理解叔父怎會因一句詩潸然淚下。
見侄子面露茫然,項梁也不勉強(qiáng):
“罷了,罷了……這樣也好,也好。”
《九辯》的傳唱,意味著即便再無楚國,世人也會記得曾有楚國。
………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韓信本能地想要避開陌生而奇異的感覺。
他不喜歡失控。
然而秦二不是他能避開的人。
那是他已認(rèn)定的君主,是他剛認(rèn)識的友人。
還將成為他的妻子。
韓信眼中微光逐漸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