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同樣讀過無數(shù)史書,卻未能如秦二般以古通今。
秦二不像始皇帝般認(rèn)為秦有萬世,故而以大秦社稷定華夏論。
“我不如也?!?/p>
張良深感慚愧,他這些年執(zhí)意要亡秦復(fù)□□是因為未能以史知興替。
【秦歷19年,因百家大議的鋪墊,秦二在臣民的支持下對匈奴開戰(zhàn);而在無人在意的角落,秦二令李信領(lǐng)十萬軍攻打西南蠻。】
【無人在意的李信:?】
【之所以能無人在意,是因為這支軍隊不需要朝廷撥付征戰(zhàn)軍費,就連丞相張良最初都以為李信只是駐守巴蜀?!?/p>
【小良子:?是我不配知道嗎?】
【這是秦二的一次嘗試,她成功了?!?/p>
張良的慚愧戛然而止。
瞞著丞相……瞞著朝堂內(nèi)外用兵!
還是在北方正在征伐匈奴的情況之下!
征匈奴有百家大議所挾的華夏大義,所以正大光明出兵。
攻打西南蠻是找不到借口了,才會隱瞞百官?
這算什么明君?
果然是無德之君!
但再怎么氣急,張良也沒忽略這次用兵的特殊。
………
不需要朝廷撥付征戰(zhàn)軍資?
李信一邊為西南蠻設(shè)郡果然是他之功而欣喜,另一邊也很是疑惑為何無需撥付軍費。
駐守和攻打不同,光撫恤就是極高的支出,更別說攻打的武備損耗與更長的補(bǔ)給線。
還有這十萬軍……
三征百越投入了巨額兵力,歷時十余年,死傷士卒就有三十余萬!
李信陷入了茫然。
難不成他忘了伐楚的教訓(xùn)?
只是這一次……
他還贏了?
………
再度成為焦點的嬴云曼腹誹這天幕還真是什么都給她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