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許多多的文盲黔首而言,這個數(shù)字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范圍。
他們最多感慨一句百人才有十四人為秦人。
幸好他們生而為秦人。
而像張良、陳平、蕭何、曹參這樣算術精通的文人,直接半晌緩不過神。
光知道秦二滅完了全世界的國家。
但韓信就帶著三十萬燎原軍往外征伐,他們都以為大秦之外的國家都是些如夜郎一般的小國。
結果——
俘虜萬萬人!
僅有十之一二入秦,其他□□成的異族俘虜居然沒造反?
………
此刻項羽終于意識到秦二的“不給造反的機會”背后,是何等的自信。
萬萬人終身俘虜!
再想到韓信帶著三十萬燎原軍就俘虜萬萬人——或許其中有李信的小部分,但這不重要。
項羽已經在懷疑以三萬騎破韓信四十萬軍陣的合理性。
兵仙……竟然是以這樣的戰(zhàn)績得名?
古之未有!
將來也不會有!
但項羽又很快建立起自信——
那三十萬燎原軍中,必以飛羽軍為最!
這是韓信的功勛,也同樣是他項羽的功勛。
………
在所有武將都欲投韓信麾下建不朽功勛時,韓信本人也同樣為此數(shù)所驚。
韓信一直很自信。
窮到喪事都辦不起的時候,他就立誓將來要找萬戶人家給阿母守墓。
被后世譽為兵仙,他也只覺理所應當。
但以三十萬俘萬萬人,縱是韓信都不敢置信。
此非戰(zhàn)所能及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