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懷疑自己的理解能力。
這個軍士,
是他們理解的那個軍卒嗎?
為什么后人看到軍卒會感到安心?
他們就不怕軍卒燒殺搶掠嗎?
為什么會有女軍卒?
還有想成為軍卒卻不能的嗎?
最可……愛?
那個地震中被救的人感激軍卒或許是應(yīng)該的,其他人總不能都是被軍卒救過吧?
即便再怎么不理解,秦人也能從天幕不加掩飾的言語中看出后人對軍卒的信任與向往。
【但秦二之前、或者說軍功爵制改革之前,軍士(或者叫軍卒)可不是現(xiàn)在這樣?!?/p>
又是軍功爵制。
張良取出了竹簡與毛筆。
天幕終于要解釋他早就想知道原委的軍功爵制改革。
他總感覺秦二種種施政都與軍功爵制相關(guān)。
【那時的軍卒說是有工資但少得可憐,甚至需要寫信讓家里人寄錢寄衣服給他?!?/p>
【……?。俊?/p>
【這么離譜的嗎?】
軍卒打仗沒錢了,
讓家里人寄錢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除非殺敵立功獲得賞賜,否則就是得問家里要錢。
難道……太子改的軍功爵制是這個?
秦人翹首以待天幕的后續(xù)。
他們已經(jīng)知道免除徭役之后,再去參加徭役就能獲得很多糧食。
但那只能在農(nóng)閑時參加,
顯然不包括成為戍卒。
【軍卒除了兩次強制服兵役外,
多是閑時務(wù)農(nóng),戰(zhàn)時被強制征召。通過殺敵立功可以累積爵位、獲得賞賜,這就是最初的軍功爵制。】
【立不了功沒有賞賜就得讓家里寄錢?】
【對,
但能不能立功有時候和軍卒本人的意愿與能力無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