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博古架上擺了一些石頭,博古架三分之二是大小不均的空格,最底下是雙開門櫥柜,里面收著一些杯杯盞盞。
一側墻角還有用石頭堆起來的假景,低矮的書柜擺了一溜。
一樓空間大東西少,瞧著有種冷冷清清的風格。
往上走是二樓兩個房間,一個主臥,主臥內部有假衣柜,打開進去是一個洗浴用的超大衛(wèi)生間。
衛(wèi)生間里的超大奶白色浴缸,輕松能裝下兩個人。
現代化的水管、室內燈、花灑一應俱全。
洗手臺是民國時期西方影響審美下的復古造型。
遮掩水管、線路的是白色的移動板塊,管道延伸向上是水塔,水塔附近還有太陽能裝置。
二樓另外一個房間是空間感很強的書房,書房內還有一個貴妃榻,一個人看書的時候不影響另外一個人使用書桌辦公。
地上的最后一層只有一半是個房間,那是寧向星的畫室。
另外一半是陽臺,用來晾曬,一些綠植錯落擺放。
地下室則是暗室、另外一個臥室,以及私庫和一些不外傳的資料。
整個房子沒有設置廚房,只有一樓開放式茶室旁邊有燒水用的用具。
圍墻并非用石頭磚瓦修建,而是竹制的籬笆,就是高了點,空隙用水泥抹勻提高堅固程度和承重能力。
寧向星還用顏料在內部進行繪制。
至于外圍,灰白色調的漸變色是穆原刷的。
這是一棟在盡量低調的情況下,讓寧向星覺得最舒適合心意的建筑。
至于沒有廚房的問題,他要是想做飯,直接用房車里的現代化用具。
籬笆圍墻看起來不是那么堅固,但除非是有人強攻,否則它可沒那么容易倒塌。
一樓大門處來還有新栽種的耐寒小樹,一路延伸向下直達汽修工作。
穆原的個人宿舍就在這條道路盡頭。
他的宿舍左邊是工作室的資料室,右邊是庫房,都是閑人免進的區(qū)域。
宿舍前面一畝地之外有隔斷,那是屬于公共區(qū)域,之后要是招學徒或者工作人員都會在這邊活動。
可以說有種大隱隱于市的感覺,用前面的公共區(qū)域做最天然的防護和遮掩,鬧中取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