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叫清素,是三百年前最后一位封妖人收養(yǎng)的小妖,似獅似虎,體貌殊異,為人妖兩族所不容。但它命好,還沒來得及感受這世間的風霜雨雪,巨浪雷霆,就遇上了一個愛它寵它的主人,一人一妖隱居于山林世外,過著簡單清凈的日子?!?/p>
“可是人與妖何其相似,就連劣根性也一脈相承。太平日子過久了,被嬌寵壞了的清素生出與名字截然相反的心思,開始向往外面的世界?!?/p>
“封妖人并不拘束它,每當它有心往外走,便會為它準備食糧銀錢,叮囑它種種事項,更告誡它人心險惡,無論何時都要保持三分警惕,不可輕信任何人?!?/p>
“它走得越遠,次數(shù)越多,用時越長,封妖人叮囑得就越頻繁。漸漸的,清素認為自己已經(jīng)完全了解人間,不再需要封妖人那萬年不更新的經(jīng)驗,便敷衍應付,甚至好幾次都不肯聽完,就叼著包裹飛身離開。”
“一日,清素帶著一名人類青年回到它與封妖人的隱居地,興奮地向封妖人介紹說這是它剛認識的好友,主動跟隨自己前來拜訪。它本以為主人會為自己結交到新朋友而高興,封妖人卻大發(fā)雷霆,指責它枉顧自己囑咐,擅自帶外人來此,兩邊不歡而散?!?/p>
“清素并不知道,或者說不在意封妖人隱居的原因,也沒有意識到他的行蹤泄露后會給他帶來多大的麻煩。它只是委屈地對主人大吼大叫,說著你不尊重我的朋友,以后我再也不會回來了之類的氣話,便氣沖沖帶著朋友離開?!?/p>
“自此之后,賭氣的清素真的再也沒回過隱居地,它和它的人類朋友混跡市井,浪跡江湖,又受他邀請陪他回鄉(xiāng)看望親人,之后……慘劇發(fā)生了?!?/p>
“它的人類朋友是一名專職除妖的刀客,接近它、與它交心,不過是圖謀它的妖軀妖血,更想殺了它到衙門領錢?!?/p>
“它喝下消解妖力的茶水,被放上砧板去鱗片肉,抽血扒骨,在肉體的極致痛苦和被背叛的絕望中死去,死后一身妖軀盡成除妖之器,被挖空的頭骨懸于它與友人一同牽馬走過的市井,成為他人口中笑談。”
“倘若只是如此,它或許會從妖墮落為惡鬼,卻絕不會成為今日的怨妖。真正刺激它,讓它瘋狂的,是死前聽‘友人’說的最后一句話?!?/p>
“他說,感謝你帶我找到了世上最后一名封妖人,我已經(jīng)套取他的封妖秘技,榨干他的價值,不日就送他去陪你?!?/p>
“聽到這話,清素的鬼魂甚至顧不上報仇,急急趕回舊居,卻發(fā)現(xiàn)打理干凈的屋舍荒廢已久,豐沃平整的田圃雜草叢生,屋后立一土堆,堆前有碑,碑上是從前氣惱,如今回想只覺得錐心刺骨的故人名字?!?/p>
“然后它瘋了。”
“怨妖出世,一日屠三城,誅妖刀客盡死,頭懸南闕,血流漂杵?!?/p>
“這就是怨妖的故事。”
連青酌講述著故事,眼睛則一眨不眨地凝視觀昏曉,關注他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反應,與他手指糾纏的力道也時輕時重。
可讓他訝異的是,觀昏曉居然全程都很平靜,并不因這俗套卻跌宕起伏的故事而產(chǎn)生任何情緒上的波動,是個不合格的聽眾。
直到自己說完,觀昏曉才有了第一種反應——他的指尖游移至連青酌的腕脈處,以修剪圓潤的指甲輕敲了敲。
“講別人的故事,你的心亂什么?”
又是這樣。
真好,又是這樣。
連青酌所有的忐忑、不安、揪心揪肺的憂慮,都在觀昏曉兩次輕描淡寫的舉動中消散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