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沒錯,我善?。《孙埌?,餓著呢?!贝笙奶崞鹂曜訙?zhǔn)備吃飯。她一邊玩著筷子一邊問:“你說你活著的時候是中原的縣令?中原是個好地方??!你怎么跑這里當(dāng)城隍了?”
“說來是下官的功德不夠多,前面又有那么多大賢,所以中原那地方的城隍就輪不到下官。下官這輩子最期盼的事兒就是回到中原去做城隍?。 ?/p>
大夏看他也不像是作假,就問:“你是漢人?”秦朝推行郡縣制的時間太短,對中原魂牽夢縈的必定是漢時的縣令。
“對,尊神也知道我們大漢?”
“知道!”大夏把一碗飯接到手里,跟這位城隍說:“西憶故人不可見,東風(fēng)吹夢到長安。寧期此地忽相遇,驚喜茫如墮煙霧!1”
這城隍表現(xiàn)得甚為驚喜:“您也知道長安城?”在異國他鄉(xiāng)聽到長安這個名字,他除了驚喜就是感動。
大夏不滿:“在你心里我是個什么都不懂的蠻夷是嗎?說起來還不知道誰是蠻夷呢,說不定你祖上還有胡人血脈呢,我才是正經(jīng)的華夏苗裔。我名字里的夏,就是夏部落的夏。”
“不想竟在這里遇到了先人!”城隍真的很驚喜,突然想起一件事:“雖然沒聽過夏部落,但是下官知道有夏朝,聽一些同僚說前些年您在天宮拿了一枚竹簡,上面有五刑,那是……皋陶作刑?”
大夏搖頭:“皋陶作刑是在夏初,那時候大禹治水,他要面對的不僅是洪水還有各種問題,你知道‘四罪’嗎?”
“四罪?流共工,放驩兜、竄三苗、殛鯀,這四人的罪嗎?”
“對?。√貏e是三苗,那些人你是不知道啊,他們?nèi)绮柯涑匀?!我跟你說,同類相食是要出大事的,上天絕不許同類相食,三苗吃人什么都吃,最后整個部落瘋瘋癲癲,瘋癲之后更可怕。
三苗這種還不算什么,當(dāng)時還有很多人辦了很多出格的事兒,其實刑罰這種事兒在三皇五帝之前就有,只是每個部落不一樣,皋陶為了輔助大禹王治理天下就整理了各個部落的刑法。
我手里的那張竹簡其實是最早的刑罰紀(jì)錄之一,本來是甲骨,后來經(jīng)皋陶的手成了就成了竹簡,不過這寶貝用處不大?!?/p>
城隍立即問:“下官能看看嗎?”
大夏冷漠地回答:“不能。”
不能就不能吧。
城隍還一些不死心,就和大夏商量:“您手上肯定還有一些上古時候的東西,您隨便拿個您不看重的令下官開開眼界,放心,下官不白看,您讓下官辦什么都行,但是讓天庭以及上官為難的事兒下官辦不了。”
大夏聽了覺得這真是瞌睡遇到了個枕頭。
“行??!我有涂山會的帛書,給你看一眼?!?/p>
“關(guān)于涂山之會的帛書?”
“對啊!大禹為了讓皋陶將繼位祭祀上天諸神的帛書哦?!边€是原件!這將來拿出來妥妥的國寶中的國寶!
“真的?”
大夏點頭。
“您想要下官……”
“送我一頭牛,小牛就行,我要在這附近找地方耕種啦。”
興奮的城隍心頭突然涼颼颼的。
這瘟神不會要在自己的轄區(qū)里駐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