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快快平身,此等良言朕自會謹記于心?!被实塾H身將愛臣扶起,轉而思忖,心中長嘆道:確實是時候該管住口腹之欲,注重修心養(yǎng)性了,沒想到只是這么一點放縱,竟能帶來如此嚴重的后果。
他死了倒不足惜,天下卻因此受累。
【孝宗在位期間的政績也沒什么好說的,基本就是按部就班延續(xù)他爹在位時的政策,只能說優(yōu)點是沒什么缺點,缺點是沒什么優(yōu)點。
如果他能一直按照這個方針進行下去的話倒也沒什么,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久不捅簍子的人,一捅簍子就要捅個大的,這一次,這位平庸君王竟親手為自己將來的死而埋下了伏筆,也成就了史書記載上孝宗執(zhí)政最大的過錯,后果竟是直接把自己給葬送了?!?/p>
群臣們面面相覷,皇帝則努力再努力的平復心緒,而三皇子本人腦門則是滴溜溜的滲出了汗珠,未來的他究竟做了什么?才會把自己的性命都給葬送了?
【興和二年十二月初,北方胡人來犯,恰逢此時戍邊大將定國公秦祎病逝,這種情形下朝中總要重新派人去反擊吧?哎,重點就在這里了,孝宗選誰不好偏偏選了義陽王李崇去?!?/p>
殿內先是為胡人來犯的消息而一片沉默,隨后齊刷刷的看向了坐在殿內前排的義陽王李崇。
面對所有人以及皇帝看過來的目光,李崇:“……”
格老子的!
他心中暗罵,表面上卻不得不做出誠惶誠恐的姿態(tài):“臣覺得這里面可能有誤會?!?/p>
皇帝笑容微妙,這個義兄他可是很了解,能力平平心卻很大,打個胡人不讓他們繼續(xù)進犯,靠著手下的人輔佐或許勉勉強強可以,但怕不是他死后后繼者鎮(zhèn)壓不住,重新有了兵權后就又心思不正,做了什么蠢事。
殷閔心情也很微妙,隨手端起桌上的一盅酒就喝了一口,他覺得自己仿佛隱約間意識到了什么,李崇的族妹正是宮里的貴妃,誕育有皇二十子,嘶……會不會,那個厲帝就是他這個弟弟啊!
壞了,這個嬌縱的弟弟一向看他不順眼,沒事閑的蛋疼就想找點麻煩,這要真是這樣,讓他登基……哦不對,這次有了天幕對方基本不可能當皇帝了,就連能不能好好活著都要另說。
殷閔放下杯子,遂繼續(xù)興致勃勃的看戲。
此時遠在邊塞的定國公。
身邊的人聽到定國公就剩下八年的性命這條消息,頓時大驚失色,秦祎性格一向仁厚,對下屬很不錯,因此上下關系一直很好,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皇帝才會放心令他掌兵戍邊。
下屬一聽到這樣的消息當即淚奔:“將軍!”
秦祎冷不丁打了個寒顫,體型快接近兩米的黑臉大漢做出這樣的姿態(tài)實在讓人受不了,他連忙擺手:“行了行了,這不還有八年呢嗎?老子活六十五也夠本兒了?!?/p>
轉頭私底下嘀咕,李崇這傻狗做了什么蠢事?
【李崇這個人呢,其實和皇室還有點不淺的關系,收養(yǎng)父母雙亡舉目無親的宣太祖父親的朋友就是他爹,叫李選,曾在前朝任職過梁州刺史。這人為人其實還很不錯,將殷釗當親兒子一樣疼愛,自己兒子有的對方也一樣得有,只可惜沒出兩年就因為卷入朝廷黨爭被一貶三千里,隨后郁郁而終。
與之相對的,李崇就跟他爹不一樣,這人心眼比針眼還小,人品也不咋地,覺得太祖一個靠著他家才有口飯吃的孤兒不配和他享受一樣的待遇,而是應該給他舔鞋底,連帶著對他爹也很不滿,有時逢年過節(jié)都不祭祀,李選死后殷釗在飯桌上但凡多夾口菜都要受他白眼?!?/p>
這下滿殿看李崇的目光就全部轉為憐憫了,輕鄙帝王被天幕當眾說出來,這事可不能善了,不然皇帝的面子往哪兒擱?
李崇當場就跪了:“陛下,臣冤枉??!”
什么舔鞋底?他什么時候當眾說過這樣的話?天幕你不要擅自加工!
他哆哆嗦嗦的道,突然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陛下,陛下!這肯定是后世人的造謠,他們連皇帝的謠都敢傳,還能有什么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