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喬南遷自己是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
“我們不搬,我是單職工,照顧大學生分的福利房不到五十平,擠擠巴巴的,大人孩子都不習慣。住這邊,離經貿部也不遠,騎自行車就半個小時,也很方便?!?/p>
趙朝陽分配到了經貿部,單位給分了福利房,老筒子樓。他發(fā)揚風格放棄了,不想離開四合院。
“就是,不搬。我可不走,在這邊都住慣了,奶奶也吃慣了我做的飯,我走了,你們也得雇別人,我不能放心。老人孩子還得重新適應。讓生人接送洛洛,更不行了?!?/p>
高紅秀也不走,先不說四合院這邊的離學校近,又是京城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小學,趙緣上下學方便。而且,她還有每月八十的工資呢。
洛清微今年又給她漲了工資,比街道上的工作人員掙得多,又不操心,每天就是買菜做飯打掃衛(wèi)生而已,多好的。
她婆婆現(xiàn)在一個月也給開五十塊了,婆媳倆干活,更輕松。
走了,她們都得重新找工作,又要五口人擠那四十平,快拉倒吧。
“行,那就不走。紅秀說的也是,你要是走了,我
緣份是別人的
“讓讓,讓讓,秀姐,快找盆接一下,活蝦?!?/p>
沈云咋咋呼呼的進門,手里拎著個大網兜,里面都是青蝦。
高紅秀趕緊去廚房拿了兩個盆,一個放蝦,另一個扣在盆上,防著蝦蹦出去。
“哪里買的海蝦?這么大,還都活著,不便宜吧?”
洛清微過去幫忙。
沈云臉上都是笑,“門建國,他去天津接一批進口藥,碼頭上剛好來了一船蝦,他買了幾百斤,讓送海鮮的車專門給送回來的,一路上用海水養(yǎng)著。這不是,回來趕緊送嘛,怕養(yǎng)不住。凍的不如鮮的好吃。”
門建國這一年的生意做得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F(xiàn)在那藥店已經變成診所了,附近的居民日常有點小病小痛,都不去醫(yī)院掛號看病那么麻煩,都到診所找他看,他學歷在那擺著,畢業(yè)證就掛在診所墻上。大醫(yī)院的大夫,還不一定有他的學歷高呢,沒啥不可信的。
看了病,得抓緊,還有日常的慢性病,得長期吃藥的,都在藥店里買。
有一個患者的兒子做進出口生意的,幫著接觸了國外的藥廠,他同學多,辦各種許可證不走彎路,一路綠燈,很快就能辦好。
從半年前開始,做進口藥,往各大醫(yī)院送,診所里也因著能買到進口藥,變得高大上起來。一開始是他往醫(yī)院送藥,現(xiàn)在是各大醫(yī)院找他進藥。
洛清微提醒過,所以最開始就簽了國內獨家代理的合同。他只代理幾個品,國內想要買藥,都得經他的手。
二表哥也做醫(yī)藥代理,簽的是不同品牌,不同藥品的代理,沒有競爭。
市場這么大,還有太多的空白,不是一家兩家能吃得下的。
只靠著幾個品,門建國現(xiàn)在也是日進斗金。
給大伯和大伯母在縣城最好的位置買了兩個連著的院子,舊房子和院墻推倒建了二層的小別墅。又在縣城的菜市場給買了仨鋪子,老兩口自己占了一個開小賣部,另兩個租出去吃租子。
大伯母成了縣城里最讓人羨慕的老太太,大兒子兩口子都是干部,二兒子兩口子在省城大單位,閨女兩口子更是在京城發(fā)了財。
老兩口每天忙小賣部忙得什么似的,各個都知道他們不差錢,開小賣部是歲數(shù)大了閑不住。只有羨慕的,沒有看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