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蘇嘴角勾起笑意。
李凜川冷哼一聲,懶得搭理她。
恰在此時,侍者為后來者奉上筆墨——第二輪作詩開始。
李凜川只得提筆寫就,就連肖憐云也執(zhí)筆題了一首。
寫罷,她將詩箋雙手捧給李凜川,聲音柔得能滴出水來:“李大人幫我瞧瞧,我總覺得最后一句的平仄不太妥當。
”李凜川神色稍霽,溫聲道:“憐云姑娘也通詩賦?倒是難得的高潔志趣。
”肖憐云低垂螓首,聲音細若蚊吶:“小女子出身寒微,不比世家閨秀有福氣正經(jīng)受教。
這些粗淺文字,不過是……是在書院墻外偷聽來的皮毛罷了。
”說罷,纖纖玉指不安地絞著衣角。
這番話聽得在場公子們心頭一熱。
這般清貧自持又勤勉好學的品格,可不正是當代女子典范?就連向來疏離的聞璟也不由多看了她幾眼。
“姑娘這般才情,豈能明珠蒙塵?”一位少年忍不住道,“我家府上常年延請名師講學,若姑娘有意向?qū)W,可來我劉府家學。
”“劉公子多慮了。
”李凜川冷聲打斷,“京城書院林立,此事就不勞費心,李某自會為肖姑娘安排妥當。
”韶湘茹倚著朱漆欄桿,抓了把瓜子嗑著看戲。
此時肖憐云的紅箋已傳了小半圈,正巧落在聞璟手中。
聞璟拿著詩箋細看良久,抬眸時眼中竟帶著幾分欣賞:“雖遣詞質(zhì)樸,卻透著難得的市井煙火氣。
平仄韻律更是工整,實屬佳句。
”李凜川見聞璟直白地稱贊肖憐云,而肖憐云則害羞地低下頭,兩人隨即言笑晏晏地討論起詩詞,舉止親昵,不由得眉頭微蹙。
視線越過聞璟,恰好瞥見其后悠然自得的韶湘茹,當即話鋒一轉(zhuǎn):“韶姑娘既來詩會,想必也備了佳作?今日難得兩位先生在此,何不寫來請教?”韶湘茹一笑,瓜子殼隨手一拋:“我才疏學淺,就不獻丑了。
”李凜川聞言冷笑,“果然如此。
倒也不勉強,只是可惜了韶尚書滿腹才學,終究是朽木不可雕也。
”韶湘茹對這般譏諷一點也不在意,反而笑吟吟地看著肖憐云與聞璟,而李凜川目光灼灼似要將二人盯出個窟窿。
她愜意地又嗑了顆瓜子。
氣死他!李凜川面色愈發(fā)陰沉,他不再看那二人,轉(zhuǎn)而向上座三位拱手道:“先生,不若再行一輪曲水流觴?”一方竹筒所制的曲水盤置于廳中央,盤內(nèi)清泉汩汩,兩條紅藍錦緞鋪就的水道蜿蜒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