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站在一旁,端茶倒水,隨時待命。
我贊揚道:“很不錯,今天下午我做最后的整理,大約明后兩天便可以實施了?!?/p>
小蘇點點頭,問道:“陸總,你的計劃很完美,但我有一個疑問,你極大保證了老師和學生的利益,自己會不會……”
小蘇的意思,我懂。
但我只能如此,要不然學生家長不會“上鉤”。
我此時的犧牲只是為了日后更好的賺錢,先苦才能后甜。
我策劃的活動,是由小機構(gòu)借鑒改進而來。
以后,公司的補課不再是一手交錢一手補課,而是以對賭的方式簽合同。
學生成績提升越多,我收錢越多;學生成績停滯不前,我全額退款。
一旦退款,人力、物力的損耗,由我自己全權(quán)承擔。
小機構(gòu)的“不過包退”尚有一千元的辛苦費,而我不留余地,交多少退多少!
以一種極端的情況來講,如果所有補課的學生成績都原地踏步,那么代表我這段時間沒有收入,反而需要照常支付公司的各項支出。
收支平衡一旦被打破,公司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這無疑是冒險的,學生是人不是物,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百分百教他們學會。
因此,我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進。
補課過程,會進行三次測試評估。
第一次測試不達標的學生會重新成班,重新授課;如果第二次依舊不達標,公司全額退款,將學生遣送回家,如果想繼續(xù)學習,需要重新簽訂補課合同,價格會更貴;第三次依舊不達標,全額退款,直接遣送回家!
這樣做,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資源浪費的情況。
并且在我看來,這些篩選重中之重!
學生是否真心學習,經(jīng)過數(shù)輪測試一眼便知,從而判斷哪些學生可以繼續(xù)教,哪些學生不行。
如若放任不顧,會有相當一部分濫竽充數(shù)的學生免費“度假”,這部分學生的成本支付是無意義的,應(yīng)當當作毒瘤盡早剔除。
當然,我也沒有壓榨公司員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