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知州何德何能將其開發(fā)?
可俗話說的好,辦法總是人想出來了。
雖然,周揚沒辦法一下次吃下整個十萬里大山。
但是……他卻能一點一點的蠶食。
他最先的計劃是這樣的。
以陵城衙門出資,利用纜繩鏈接鄰近陵城的各大山峰,并且在山峰之上設立風景區(qū),房屋等等來吸引游客和商家投資。
等引來了流量之后,再以招商的方式,讓各路商家拍地、開發(fā)。
再一步步推進十萬里大山。
總之一句話,商業(yè)模式跟開發(fā)陵城一摸一樣。
稍微不同的是,之前開發(fā)的是陵城本城。
現(xiàn)在開發(fā)的是大山。
當然,想要讓這些商家掏腰包。
首先要做的,就是吸引力。
可怎樣才能更有吸引力?
對,就是讓他們看到未來和前景。
為了這個計劃,周揚更是親自勘查地形。
經過了多日研究后。
最終選了一共十五座山峰,并且,借助兵工場,打造了數(shù)百根玄鐵纜繩,將各山峰鏈接起來。
之后利用水吊車的模式,打造一個個纜車,運送到各山峰之間。
不過,在此之間,周揚并沒有對外開通。
因為……他必須做到,在各山峰之間做到營業(yè)。
所以,建筑、商鋪、風景點必須鋪墊好。
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游客和商家的注意。
然而,經過了數(shù)月的沉淀和打造后。
陵城第一風景區(qū)終于開業(yè)。
開業(yè)的當天,周揚首先邀請的,是陵城各大合作商。
然而,當他們看到了自己乘坐一輛輛纜車穿梭在各山之間,并且在大山之上,看到了一排排建筑,商鋪以及各種措施后。
無一例外,徹底震撼住了。
甚至,不等周揚開口,都爭先恐后要投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