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走了十多米的距離,周圍的土地變得干燥而堅硬起來,地上的爪印隨即消失。
丟失了目標的張侗,瞬間頭大如斗。
趁著周圍沒人,張侗將存放在儲物空間中的“五連炮”取了出來,上膛后,背在肩膀上。
他仍然將尼泊爾刀拿在手中,作為當下的主要武器。
這么做的原因很簡單,如果有狼突然偷襲張侗,張侗手里的尼泊爾刀,反擊的范圍會比獵槍大。
但如果提前確定狼的位置,那么獵槍的作用就比尼泊爾刀大了很多。
總之,從現(xiàn)在起。
張侗會憑借實際情況,使用手中的武器。
當然。
目前最要緊的是,將發(fā)現(xiàn)的情況通知劉萬全,提醒劉萬全小心。
張侗沒有猶豫,轉(zhuǎn)身往回走去。
……
劉萬全這邊,在西邊的林子巡邏。
此刻的他,并不知道張侗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狼的爪印。
但劉萬全也是全神貫注,認真搜索著周圍。
他手里,是一把老式的鳥銃獵槍。
只不過經(jīng)過改良,不會像傳統(tǒng)的鳥銃那樣,需要填裝火藥和引線,然后點燃引線觸發(fā)火藥噴發(fā)子彈。
但作為鳥銃,特點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這玩意兒雖然威力大,但殺傷距離近,而且填充子彈慢,打一發(fā)填裝一發(fā),只能用于一擊斃命,無法拉扯纏斗。
劉萬全當過兵,對槍械的敏感度很高。
當初拿著鳥銃上山的時候,他就知道這玩意兒不能完全信任,如果真遇到狼了,鳥銃開了一槍就得丟下。
因為狼撲過來的速度很快,如果一擊沒有打中狼,根本沒有時間能填充鳥銃的彈藥,狼就已經(jīng)近身了。
這時候,還得靠其他武器。
所以劉萬全單獨給自己配了一把柴刀。
和張侗想得一樣。
劉萬全也知道,如果被狼襲擊,很可能陷入近戰(zhàn)肉搏,
柴刀一定比鳥銃更有用。
只不過。
劉萬全萬萬沒想到,他很快就會迎來實踐真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