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diǎn)頭:“姑娘慧眼。此卷所言,正是光行直線、
小孔成像及鏡面反射之理。”
他打開錦盒,拿出小琉璃鏡和平板玻璃樣品。
他拿起玻璃對著亭外菊花:“光從空氣入此琉璃,
路徑會偏折,這叫‘折射’。
光遇背面光滑處,則被‘反射’回來。”
他用茶水在桌面畫圖,“琉璃鏡背面覆水銀或錫箔,
使其光潔,便能清晰映照。
鏡面平整,像不變形;彎曲,則像放大或縮小?!?/p>
又指平板玻璃,“此物若夠大夠平,置于窗上,
雖不能清晰映人,卻能讓更多光線透入,
使室內(nèi)明亮?!?/p>
杜明月聽得專注,手指無意識描摹光線。
聽到“室內(nèi)明亮”,她眼眸一亮:“若整面墻皆以此琉璃替代,
豈非白日無需燭火?甚至可觀室外四時之景?”
李恪端著茶杯的手一頓。
這姑娘是天才??!
他還沒提落地窗,她就想到玻璃幕墻了?
他壓下驚艷,由衷道:“姑娘心思玲瓏!正是此理!
此物名為平板琉璃。只是目前燒制大塊平整的,
耗費(fèi)巨大,尚難普及。姑娘所言,正是格物所求——
以器物之變,改善人居?!?/p>
杜明月臉頰微紅,眼神更亮:“殿下過譽(yù)。
聽殿下一席話,方知光影之中,蘊(yùn)含深理。”
兩人圍繞光、琉璃鏡越談越深。
杜明月理解力強(qiáng),問題切中要害。
李恪也用“氣”、“力”等她能懂的概念解釋。
正談得投入,花園小徑傳來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