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幾個附近窮孩子,衣服打補丁,眼神同樣忐忑又充滿好奇。
李恪親自站在門口迎接。
沒有繁文縟節(jié),大手一揮:“進去!找位置坐好!”
孩子們涌進教室。
里面沒有矮幾蒲團。
一排排刷清漆的木頭桌椅!
桌子前面略高,后面略低,形成斜面。
椅子不高不矮。
窗戶巨大,陽光毫無阻礙傾瀉進來,亮堂堂。
“椅子坐著真舒坦!”
“桌子是斜的!東西不會滾!”
“好亮??!比俺家堂屋亮!”
孩子們小聲驚嘆,小心摸著光滑桌面,新奇地坐下。
王孝通和一位張姓寒門秀才走上講臺。
看著下面一張張緊張、懵懂、純凈又渴望的小臉,
兩位先生心里的忐忑化作了沉甸甸的責任感。
張秀才拿起一本墨香的《平民識字課本(第一冊)》。
紙張普通,裝幀簡單。
第一頁,清晰大字配著線條簡潔的圖畫。
“來,孩子們,”張秀才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激動,
“跟我念——人!”
他指著書上站立的小人圖畫,又指著字。
孩子們仰著小臉,茫然,努力模仿先生嘴型。
“人!”聲音稀稀拉拉,怯生生。
“大點聲!人!”張秀才提高音量。
“人!”聲音匯聚,響亮了一些。
王孝通指著另一個字和畫著嘴巴的圖:“口!”
“口!”稚嫩童音響起。
張秀才指向圖畫里伸出的手:“手!”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