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硯桉點點頭,“如今這些鄉(xiāng)紳富戶遲遲未肯行動,說白了還是對朝廷有遲疑態(tài)度?!?/p>
“既是如此,我們打消他們顧慮不就成了?”
陳知縣不解,“這若是能打消顧慮,何必等到現(xiàn)在?前兒個天,縣衙書丞這邊還專門發(fā)了布告,說能由縣衙出面寫封文書,這不還是沒人愿意嗎?”
裴硯桉朝他道:“路不在自己手上,旁的人如何信?”
陳知縣仍舊疑惑,看著他,“裴大人的意思是?”
“明日,你讓城中的富商都到衙門來?!?/p>
陳知縣雖然還是不太確定裴硯桉所說的意思,但還是按著吩咐去辦了。
等到第二天,衙門內(nèi)就已經(jīng)聚集了好些人。
裴硯桉打外走進來,就帶著一沓文書進來。
當著眾人的面將那東西一撂,“修路之事勢在必行,我已經(jīng)向朝廷請求了撥款,不日就會下來?!?/p>
眾人一聽這話,都有些驚訝。
“這朝廷撥款了?”
“沒聽說啊,什么時候的事情?”
“這我也不知道??!”
見著大家議論紛紛,裴硯桉繼續(xù)道:“只是如今卻有一事為難?!?/p>
眾人齊刷刷地看過去,“這修路的資金雖然朝廷還在想辦法,但是這修路監(jiān)事商會的人選卻是還未定下,想來大家都知道這山頭那邊是渡口,這路要修,自然要過渡口。當初在申請這筆銀錢的時候就同朝廷說好了,這渡口往后的經(jīng)營權(quán)若是歸府衙,實在不妥,朝廷的意思還是想將渡口權(quán)交出去?!?/p>
眼下之意便是以修路監(jiān)事商會為托,得監(jiān)事者得渡口權(quán)。
“渡口權(quán)?這可是筆大買賣啊,這江城每日的進出量可是不少呢?”
“對啊,這往后東西運進運出,費用可不少?!?/p>
這時,人群中不知道是誰高聲道:“我愿意出一萬兩?!?/p>
其他人聽見這話,也紛紛跟著叫價。
“我出一萬五千兩?!?/p>
“我出一萬八千兩。”
“我出兩萬!”
“我出三萬!”
到最后竟然叫出了十萬的高價。
聽見這價格陳知縣直接瞪直了眼睛。
裴硯桉左右看了看,這才又道,“這渡口權(quán)的賦稅朝廷也發(fā)了話,依舊可以在三年內(nèi)減兩成。”
聽見這話,又有人踴躍叫價,“十一萬!”
“我出十二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