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相視一笑,都帶著善意的打趣。
“哈哈,蘇小姐有心了!”
蕭山河爽朗一笑,端起一碗,“正好,和陳先生談了這么大一盤棋,是該醒醒神,好好消化一下!”
常逢秋也含笑接過:“月言丫頭這湯送得及時啊?!?/p>
“這湯香,聞著就讓人心神安寧。”
蘇月言被兩位長輩打趣,臉頰更紅,輕輕將最后一碗湯放在陳凡面前的小幾上,低聲道:“凡哥,你也喝點(diǎn)。”
她的目光飛快的掠過陳凡的臉,帶著毫不掩飾的關(guān)切。
陳凡看著眼前這碗冒著熱氣的湯,又抬眼看向蘇月言。
她眼中溫柔,像是一汪暖流,緩緩沁入心田。
在經(jīng)歷了剛才的血雨腥風(fēng)之后,這份無聲的溫柔,顯得格外珍貴。
他端起碗,指尖感受到青瓷的溫潤和湯水的熱度。
他沒有立刻喝,而是看著蘇月言,聲音比剛才柔和了不止一度:
“好?!?/p>
這簡單一個字,卻讓蘇月言的心瞬間被巨大的甜蜜填滿。
剛才的緊張和羞澀都化作了明亮的笑意,在眼底漾開。
窗外,夜色深沉,陳府的燈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亮堅(jiān)定。
主廳里,寧清瑤的琴音不知何時已換成了《良宵引》,清幽雅致,帶著歲月靜好的安寧。
偏廳內(nèi),湯香裊裊,商業(yè)巨擘與文化泰斗在年輕的掌舵人引領(lǐng)下達(dá)成共識。
而一份悄然滋長的情愫,也在這驚濤駭浪后的片刻寧靜里,愈演愈烈。
偏廳內(nèi)。
窗外夜色深沉,陳府的燈火卻比星辰更亮,映襯著寧清瑤指尖流淌出的《良宵引》,清越悠揚(yáng),帶著一種塵埃落定后的平和。
蕭山河與常逢秋的目光灼灼,已被陳凡那副“刮骨療毒”,“重塑文魂”的藍(lán)圖徹底點(diǎn)燃。
常逢秋撫掌,眼中是文人遇見知音般的狂熱:“妙!太妙了!陳先生此策,直指根本!以文鑄魂,點(diǎn)石成金!”
“常某必傾盡所有,讓陳氏的招牌,成為龍城乃至華夏的一塊文化豐碑!”
“哈哈哈!”
蕭山河爽朗大笑,剛毅的面容因興奮而微紅,他看向陳凡的眼神充滿了激賞。
“陳先生目光如炬,魄力驚人!蕭氏的資源,您只管調(diào)用!”
“資金、人手、渠道,明日我便讓我兒子天策親自帶團(tuán)隊(duì)進(jìn)駐陳氏,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