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望著這面用尸體堆起來的斜坡,心中充滿了無奈,如今龐玉身邊的士兵已經不足五十人了,若非旁企地實在太過殘暴了,所過之處寸草不留,始州百姓擔心旁企地破城后,屠戮始州,便隨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兒子上戰(zhàn)場,支援龐玉抵抗,恐怕始州早已被叛軍攻破。
“現在該怎么辦?”
龐玉不禁為自己的將來和始州全城百姓的未來擔憂起來。
不過龐玉卻從來沒有想到投降給旁企地這個羌奴,龐玉原為隋朝監(jiān)門直閣,所謂的監(jiān)門直閣,就是隋唐時期的十六衛(wèi)之一的左右監(jiān)門衛(wèi),掌宮殿門禁及守衛(wèi)事;直閣就是指次將軍,論起軍銜,可以視同后世的大校,次將軍。大業(yè)十三年龐玉隨王世充與李密作戰(zhàn)洛口,見李世民攻下洛陽,隨率領萬余部曲投降李唐,被李淵封武衛(wèi)將軍,利州總管。
城墻已經變成黑紫色,始州折沖府四個團一千二百余名將士陣亡接近一千人,帶輕重傷兵都算上,能保持戰(zhàn)斗力的,只剩下不足五十人。臨時匆忙組織起來的三千余名未經訓練的民壯戰(zhàn)死過半。
始州城依然堅持著。龐玉唯一堅持下的動力,就是不想當三姓家奴,同時也為報李淵知遇之恩。李淵并沒有在意其隋將的身份,見其身材魁偉,英武有力,明曉軍法,由于久守宮禁,熟知朝廷典章禮制,便其為領軍大將軍。
從一個前朝正四品下的舊臣,居然在新朝獲得正三品上的十六衛(wèi)大將軍之職,這份殊榮,除了他之外,無人獲得。所以對于李淵的知遇之恩,龐玉也投之以命。不過這個忠誠的代價有點大了,他的兩個兒子已經陣亡的始州城下了。
如今他已經是不惑之年,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痛,讓龐玉心如刀絞。
忠誠,是要付出代價的。龐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天下人詮釋了他的忠誠。
“嘎嘣”
系著擂石滾木的鐵鎖鏈早已不堪重負,斷成兩截,失去城墻上的滾木擂石,也就等于始州城失去最后一道防線,始州城此時如同一個被人撕掉最后一層衣服小姑娘,任人蹂躪。
龐玉看著如同潮水一樣涌上城墻的叛軍,陡然握緊了手中的橫刀。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只待城破,唯有一腔熱血,以報君恩!”
帶著最后的五十名士兵,龐玉如同飛蛾投火一般,撲了上去。
眼見著勝利遙遙在望的叛軍士兵,士氣陡然一漲再漲。盡管龐玉率領的始州軍民拼命抵抗,可是他們仍被這些如瘋如狂的叛軍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
“鐺啷……”一聲金鳴,火星四射,龐玉手中的橫刀被一柄粗大的狼牙棒砸斷,手握半尺長的橫刀刀柄,龐玉深深無力哀嘆一聲,手腕一抖,將半尺斷刃對著自己的喉嚨,正欲割下……
“將軍,你快看,咱們有救了,朝廷的援軍來了!”
龐玉定盯一看,始州北方的的山谷中出現一只軍隊,正狠狠的撲向旁企地的后陣。
龐玉大吼道:“咱們有救了,救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