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工作就緒,趙瑞剛開始加工。
他輕輕轉動手柄,調(diào)整好卡盤的位置,將閥體的毛坯穩(wěn)穩(wěn)地固定住。
隨后又拿起車刀,檢查刀刃的角度。
劉守江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和期待。
他緊緊握著扳手,隨時準備按照趙瑞剛的指示進行操作。
趙瑞剛微微點頭示意,劉守江便迅速地將扳手插入卡盤的孔中,用力擰緊。
隨著卡盤的轉動,毛坯開始飛速旋轉起來,發(fā)出“嗡嗡”的聲響。
趙瑞剛雙手穩(wěn)穩(wěn)地握住車刀架。
緩緩地將車刀靠近旋轉的毛坯。
滋……
車刀與毛坯接觸的瞬間,火花四濺。
鐵屑像雪花一樣飛濺出來。
趙瑞剛的手像機器一樣穩(wěn)定,按照圖紙上的要求,精確地切削著毛坯的表面。
他的眼睛緊緊盯著車刀的切削位置,不斷地調(diào)整車刀的角度和進給量。
在切削的過程中,趙瑞剛不時會停下來,用卡尺測量一下零件的尺寸,確保加工的精度。
劉守江則在一旁默默地遞上工具,配合著趙瑞剛的操作。
兩人之間沒有多余的話語,只有默契的眼神交流和動作配合。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車間里只有機床的嗡鳴聲和車刀切削的聲音。
趙瑞剛和劉守江全神貫注地進行著加工。
終于,在一個小時零五分鐘后,機床的轟鳴聲逐漸停止。
趙瑞剛輕輕地松了一口氣,放下手中的車刀。
兩名專家也不啰嗦。
立刻上前,接過加工好的工件開始檢測。
一個人拿著卡尺,仔細地測量著零件的各個尺寸。
另一個人則拿著筆和表格,認真地記錄著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