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凌在木蘭院,用了十年舊物。
她出嫁前,侯府為了撐門面給國公府的人看,才全部給她換新的。
如今她回來,又將東西換了一遍。
她帶回的那些嫁妝還是新的,馬氏進門就讓人送去庫房,青凌說她的東西被人用過了,就叫人把庫房的搬過來用了。
這些好東西,若她不用,馬氏會給她的侄女做嫁妝。
桃葉不信,倒著熱茶,一邊說:“侯夫人不至于這樣吧?她那么寶貝她那侄女,舍得給她用別人用過的嫁妝?不嫌不吉利?”
青凌捧著茶杯哂笑:“你把咱們這位侯夫人想得太貴氣了?!?/p>
她側(cè)頭看一眼那張雕花繁復(fù)的拔步床,又是紅木又是大漆工藝,光是做工就得幾年。
造價雖比不得那些皇親貴胄的用品,可也是花了幾千兩銀子的。
三年前,姚青凌若不是嫁去國公府,馬氏根本舍不得出這么大筆嫁妝。
而這嫁妝,對于寧江府來的表小姐,卻是她娘家一輩子都買不起的東西,怎么會嫌棄?
桃葉警惕起來:“小姐,那您的那些嫁妝,更不該放在庫房。那些東西遲早要被表姑娘,或是三小姐用去了的。要不然,咱們悄悄送去銅鑼巷?”
姚青凌喝了茶,拿來一只鑲嵌了螺鈿的梨花木匣子。
里面裝著的是幾家鋪子、田莊的契書,下人們的賣身契,銀票。
她拿出一疊銀票。
永寧寺法事的錢,是她自己出的。
她變賣鋪子得來的三千兩銀子,全花出去了。
為了能夠和離,這點銀子辦得值,并且辦得漂亮——她不光成功和離,還用太后的懿旨,得到了回侯府的機會,以及馬氏一眾人的忌憚。
光是太后的懿旨,萬金都不一定求得來。
買下新府時,青凌貼補了五千多兩,展行卓拿不出這筆錢,但德陽大長公主不想再丟臉面,在還給她鋪子的地契時,將銀票也放其中了。
姚青凌現(xiàn)在又有錢了。
雖然不多,不夠做她想要做的事情。
她數(shù)著銀票,心里有其他算計,心不在焉地回道:“不急……”
她從國公府回來,別說那馬佩貞談親事,就連姚青綺那已經(jīng)定好的夫家,說不定都得往后挪婚期。
——那些人家是看在國公府的面子上才給侯府攀親的,而今和離鬧得那么難看,他們怕與侯府攀親,得罪了國公府。
桃葉看她一眼,正要說什么,門外小丫鬟來叫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