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就要去抓桌上的酒瓶。
趙瑞剛抓住鄭懷城手腕,自己拿過酒瓶遞給他:“老領導,這口酒,該我敬您!以前的我,渾,以后,不渾了!不能對不起您之前對我的栽培?!?/p>
說完率先喝了一口。
鄭懷城滿懷欣慰地看著趙瑞剛。
仿佛看到了這小子幾年前剛來到他工廠時候的樣子。
那時候鋼廠正發(fā)展得欣欣向榮,有大毛的專業(yè)技術團隊駐扎在這里。
總廠高層一番商討,又批準選拔幾個青年才俊輸送到廠里,命他們好生培養(yǎng)。
那會兒的趙瑞剛才滿十七歲,正是意氣風發(fā)的年齡。
鄭懷城一眼就看中了這個眼睛明亮,頗有氣質的下鄉(xiāng)小伙子,立馬收入自己的部門,對他悉心教導。
而趙瑞剛也沒有讓鄭懷城失望。
在鄭懷城的帶領下,他天資聰穎,學習十分刻苦,很快便在同一批青年中脫穎而出。
不僅在一年內就熟記了工廠多數設備的技術參數和性能,而且還很快成長為與大毛技術團隊對接的核心成員。
那幾年,每每談起這個下屬兼徒弟,鄭懷城都是滿心滿眼的自豪。
那時候他以為這樣的生活會一直持續(xù)下去,趙瑞剛會在他的培養(yǎng)下逐步成長為技術骨干,技術領導,甚至會成為一方要員。
前途真是一片光明。
可是,好久不長,高層突如其來的決裂,大毛方撤回了在華國的幾乎所有的技術支持。
當然也包括鞍陽鋼廠的技術團隊,還帶走了相當一部分的先進設備。
陡然間,帶不走的設備幾乎被破壞殆盡,工廠迅速衰敗下去。
以前的員工也走的走,散的散。
而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眼前這個年輕的小伙子……
鄭懷城眨眨眼。
把蒙在眼中的霧氣消散下去,道:“真不敢相信,你小子嘴里能說出這番話!一口不夠,三口!”
說完,就喝了三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