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云也沒強留自家二哥。
待劉忠民走后,才對趙瑞剛道:“你別惱,我爹娘早晚會想通的。”
趙瑞剛點點頭:“沒事,慢慢來,我不急。”
飯后,劉彩云帶著鈴鐺去上工。
趙瑞剛把屋里屋外打掃一遍。
就搬個小板凳坐在海棠樹下,開始翻譯文件。
兩份原稿。
一份是大毛國一款設備的使用說明書。
另一份是介紹淬火工藝的書。
其實,以趙瑞剛的水準。
拋開原稿,他自己來編寫,會更好。
畢竟,他腦子里所掌握的可是幾十年后的先進技術。
放眼現(xiàn)在的全世界,都很能打。
但,那樣做的話,未免太過驚世駭俗。
目前,他僅僅是個編外的翻譯,要尊重原稿。
當然。
如果遇到某些明顯有紕漏的地方,趙瑞剛也會進行修正。
這些紕漏,有的來自當代技術的局限性。
有的確是人為的技術陷阱。
事實上,從華夏決定發(fā)展重工業(yè)開始,來自各方的圍追堵截就沒斷過。
如同戰(zhàn)爭一般,除了不見硝煙,各種陰謀算計從不缺少。
外文技術資料,更是重災區(qū)。
眼前這本淬火工藝書,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他細細看了幾頁,便從中發(fā)現(xiàn)了隱藏的錯誤導向。
看著這本保存十分完好的技術資料,再聯(lián)想到兩年前大毛撤離時,分毫必毀的態(tài)度。
趙瑞剛自然能看透其中的緣由。
這本書,大概率不是被己方偷偷保存下來的,而是大毛方故意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