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不太懂技術(shù),做什么決定都謹小慎微,生怕一步踏錯的隊長劉永才;
有一個眼里容不得半點瑕疵,愛設(shè)備如命,且還在練鐵棍功,看誰不順眼就想給一杵子的劉德昌;
還有面上沉默寡言,可一旦犯起倔勁兒,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劉守江和劉忠國。
諸多因素加在一起,趙瑞剛怎么可能真正做到泰然自若?
但他心里有一點十分篤定:
孫玉明的技術(shù)功底深厚。
那股子近乎瘋魔的鉆研勁頭,恰恰是瓦窯大隊車間,乃至整個鞍陽工業(yè)體系里最需要的精神。
劉永才的謹慎,出于對技術(shù)盲區(qū)的本能避險。
劉德昌的暴躁,則是匠人對瑕疵的天然敏感。
可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他們終會接受孫玉明,甚至?xí)贿@個瘋子天才的能力所折服。
而這個讓人接受的過程,就是孫玉明證明自己,消除質(zhì)疑的過程。
“臺子給你搭起來了,戲要怎么唱,就靠你自己了!”
趙瑞剛心里默念。
太陽西斜,暖黃的余暉照在院里。
小鈴鐺抱著一小盆的麩皮在“咕咕咕”地喂雞。
時不時還對著小雞們念叨幾句童言童語。
院子里的一切都收拾妥當。
趙瑞剛倒了兩碗水,一碗遞給劉彩云,一碗自己喝。
清澈和甘冽的感覺滑入喉嚨,在這初夏的季節(jié)里甚是熨帖。
趙瑞剛欣賞著黃昏下的靜謐小院,也欣賞著埋頭寫字的劉彩云。
她低頭寫字的樣子,就像一幅被暖陽余暉溫暖的油畫。
劉彩云突然抬起頭問道:“你確定不去車間那邊看看?”
趙瑞剛收回沉思,想了想道:“車間將來要走的路還很長,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有放手的時候。時間不早了,你歇會兒吧,我去做晚飯。”
劉彩云手腳利落地收拾紙筆教案:“我來打下手吧?!?/p>
“行?!壁w瑞剛說著,就跨進菜園子。
小鈴鐺一見,把手里的盆子往地上一放,“噠噠噠”地跑過來。
“爸爸!我也來幫忙摘果果!”
趙瑞剛把小鈴鐺介著籬笆抱進來,叮囑道:“挑紅了的洋柿子摘,可別摘綠色的。綠的味道像杏子呢?!?/p>
小鈴鐺立馬想到上午哥哥們吃杏子時候各種怪異的表情,不由渾身抖了一下。
忙對著爸爸鄭重地點了點頭,就邁開小腿兒去扒拉洋柿子架,找紅果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