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聲音很輕,帶著哽咽,“我沒在滬市工作了,以后就在家鄉(xiāng)待著。
”她絮絮叨叨地說,說她這些年的境遇,說曠野社區(qū),說陳澍,說自己打算留下的決定。
“我會把老宅修好的,會讓這里越來越好的。
”她抬手抹了把眼淚,忽然看見陳澍站在不遠(yuǎn)處的樹下,就朝他招了招手。
陳澍走過來,站在她身邊,對著墓碑微微鞠躬。
“奶奶,他就是陳澍,我的高中同學(xué),也是我現(xiàn)在的老板。
”云荼介紹道,聲音帶著點鼻音,“他搞的項目,是想讓家鄉(xiāng)變好。
您要保佑他,保佑曠野社區(qū)越來越好呀。
”陳澍看著她紅著眼眶卻認(rèn)真的樣子,心里像被溫水浸過,輕聲說:“奶奶放心,我會照顧好云荼,也會把社區(qū)做好的。
”離開墓地,兩人往老宅走。
越靠近,記憶里的輪廓越清晰,可眼前的景象卻讓云荼越迷離,院墻塌完了,荒草長到半人高,哪還尋得著過去的蹤跡?云荼繼續(xù)往里走,腳步踩在碎瓦上,發(fā)出細(xì)碎的輕響。
忽然,她在角落里停住了,那里有個石磨,磨盤上長滿了青苔,卻依舊完好無損。
“這是奶奶以前磨豆腐用的。
”云荼蹲下身,指尖輕輕觸摸磨盤,“爺爺走得早,奶奶一個人靠磨豆腐賣錢,養(yǎng)大了爸爸和姑姑,后來又把我?guī)Т蟆?/p>
”“她除了春天要早起采茶,其余日子每天雷打不動的兩三點就要起床。
怕打擾我休息,她把石磨挪到院里,借著月光,或是點著蠟燭,就這樣磨啊磨。
人家說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奶奶磨了一輩子豆腐,手上全是繭子,可我從沒聽過她說苦。
”陳澍在她身邊蹲下,看著石磨上的青苔,輕聲安慰:“別多想,說不定奶奶真不覺得苦。
這個石磨,我們后面可以把它清理一下,找機會把它運到社區(qū)留作一個紀(jì)念。
”云荼抬頭看他,見他表情認(rèn)真,她忽然笑了,“好啊。
”陳澍看了下手表,站起身來:“差不多快吃午飯了,我們回去吧,宋青昱和林雅一早就去買火鍋食材了,說要慶祝一下,歡迎你的加入。
”云荼也跟著起來,有些害羞,“這怎么好意思。
”陳澍正想接話,身側(cè)傳來了一道聲音,“小陳?”兩人同時轉(zhuǎn)過身,面前站著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藍(lán)布衫的袖口卷著,手里提了個竹籃,里面裝著翠綠的黃瓜、苦瓜、絲瓜,沾著新鮮的泥土。
“張嬸,去田里摘菜去啦,準(zhǔn)備做午飯?”陳澍笑著寒暄,語氣熟稔。
張嬸點了點頭,略帶疑惑地問道:“你怎么來這兒呢?還有,”張月華朝云荼看去,“這女娃怎么看起來這么熟悉呀?”十二年未見,張月華臉上添了些細(xì)紋,但嗓音依舊洪亮。
“張嬸,是我呀,云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