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相信徐繼昌會叛國,并不僅僅基于她的觀察和直覺,更源于前世的記憶。
前世的徐繼昌,在經(jīng)歷此事后,主動請纓長期駐守邊關(guān),曾立下“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
一個心懷異志、貪生怕死之徒,怎會有如此決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了他今生舉動發(fā)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轉(zhuǎn)變?
前世與今生最大的變數(shù),就是她——孟奚洲。
若非她獻計,以她入仕為官之事引開朝堂注意力,長公主絕無可能那么順利迅速地帶兵出征,必定要與那些頑固守舊的官員進行一番艱難的博弈。
若長公主最終未能成行……那么,最有可能被推出來、代替長公主領(lǐng)兵前往邊關(guān)的人,會是誰?
而在此假設下,最大的獲益者,又會是誰?
孟奚洲抬起眼,目光清亮地看向長公主,開口問道:“殿下,若當初您真的無法出征,朝廷之上,誰最有可能替代您,執(zhí)掌此次邊關(guān)兵權(quán)?”
長公主雖不解其意,但仍皺眉思索片刻,給出了答案:“當是劉藍副將,當時朝堂上那群老家伙,舉薦的也是他。他跟隨我多年,無論是資歷、能力還是對軍務的熟悉程度,除我之外,確是最合適的人選?!?/p>
她的語氣中帶著對舊部的認可。
“那大抵就是他了?!泵限芍薜氖种篙p輕點在光潔的桌面上,陡然來了這么一句。
但在場都是聰明人,這么一句話便夠了。
長公主瞬間沉默了。
對于自己一手提拔、悉心培養(yǎng),又并肩作戰(zhàn)多年的心腹,人總會下意識地抱有信任,甚至因此忽略掉一些不合理之處。
這種信任,往往最容易滋養(yǎng)狼子野心。
表面上的局勢或許錯綜復雜,但剝開這些,只探究誰會最終獲益,答案便很清晰明了了。
徐繼昌的目的是讓長公主犯大錯,然后整件事情都是由他主導的,他便對意外有先覺先知,可以趁機使出鐵血手腕解決獲得人心,從而上位。
這不也是劉藍想要的么?
也許這么多年他都屈居于長公主手下,心中早生了怨懟了。
前世,劉藍估計靠著群臣的支持,大著膽子和長公主撕破了臉皮,差點就坐上了主將的位置能夠帶兵出征。
不過,最后依舊是長公主贏了。
孟奚洲斗膽猜測,他估計是發(fā)現(xiàn)了徐繼昌動的手腳,忍不住暗中推波助瀾,幫他把事情弄得更熱鬧些,比如改變了他原本的計劃,真的將我軍的一些情報遞給了敵軍。
——畢竟,這種事情尚未在軍中站穩(wěn)腳跟的徐繼昌做不到,劉藍做起來卻易如反掌。
若徐繼昌僥幸成功了,他便算是借刀殺人,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若是失敗了,也不打緊,他正好可以出手鏟除一個競爭對手,還能在長公主面前維持他忠心耿耿的形象。
不管如何,這件事里他的手從頭到尾都是干干凈凈的。
可他這么一助力,徐繼昌的罪名卻被翻了個番,從前世的跪雪地罰一罰就能解決的以下犯上,變成了背負萬世罵名的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