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沒有人愿意去參軍。
這就很讓人無奈了,現(xiàn)在大家都想要招兵買馬,可問題是現(xiàn)在大家都招不到兵。
易小川不知道其他人的情況,只以為是六國之人在搞鬼,于是下了死命令,強制招兵。
家里只要有壯丁的,強制參軍,不去不行。
這一道政令一下可就徹底把百姓的怒火點燃的,或許易小川不下這道命令,大秦還能安穩(wěn)一兩年,可是這道政令下去后。
百姓們怨聲載道,可是也不得不服從朝廷的安排。
或許也是冥冥中的注定,果然這次的征兵出事了,陳勝吳廣利用了這次大家對朝廷的不滿,收攏了一大批人手,直接起義造反了。
而陳勝吳廣的起義,好似也是打開了一個開關。
各地還還是出現(xiàn)了叛亂,原六國舊部直接開始強制占領地盤,圈地成王。
而城下的百姓雖然不是很樂意,可是他們也知道現(xiàn)在大勢已起,現(xiàn)在人家還是好言好語的勸你去報名參軍。
等局勢緊張了,可能就要跟朝廷一樣牽制參軍。
雖然兩者的最終結(jié)果都是當兵,可是前者還能拿到軍餉,后者就真的不一定了。
所以在這連鎖反應之下,大秦是徹底亂了。
如今的趙高也是非常的后悔,早知道他就不那么著急了,讓他知道陳勝吳廣兩人是因為這次強制招兵才起的義后后,他后悔的想要扇自己兩個大耳刮子。
可是現(xiàn)在后悔也已經(jīng)沒有用了,為今之計還是要盡快組織人手,對抗那些反賊。
實在找不出人的趙高就把目光對準了儒家之人。
儒家之人在始皇帝死后,早就蠢蠢欲動。
知道趙高想要讓他們?nèi)ヮI兵打仗后,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都答應的飛快。
那群家伙似乎都覺得打仗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大包大攬的就把這任務給接下來了。
淳于越這邊勸都勸不住,只能讓他們?nèi)ニ退馈?/p>
雖然程勝吳廣起義被他鼓動走了一些人,可是朝代的強制招兵之下,還是給他們招來了十萬多的新兵。
易小川也不是完全的傻子,他讓關中的9萬大軍去帶著十萬新兵。
先讓老兵帶新兵,讓這些新兵先有一定的戰(zhàn)斗力。
易小川的計策也確實不錯,短短十來天,這些新兵就像模像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