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誰也別為難誰”這句話,雖然只有六個字,其中兩個還是同一個字,卻有大有深意。
我的解讀是:我不為難他,他未必不為難我,我要是為難他,他肯定為難我。
想到這里,我忽然覺得嘴巴更渴了。
于是我又拿起杯子猛喝一口,劉總看到我的反應,瞇起眼睛也跟著深深的喝一口茶。
“劉總,昨天我就是來拿充電器的,來拿充電器的時候萍萍也在,拿完我就走了,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我看著劉總的眼睛平靜的回答道。
“那怎么會這么巧,你來的這段時間監(jiān)控正好失靈了,而且正好是辦公樓這邊的兩個監(jiān)控?”
劉總聽到我的回答,不假思索的追問道。
這自然是也是問話的一種技巧,利用巧合的說辭,把兩件本不會聯(lián)系的一起的事情硬是聯(lián)系到了一起。
你要是回復說:“我也不知道,誰知道會這么巧?!?/p>
那么等回答完了,你自己也很快意識到這樣的回答是多么的軟弱無力。
那么我自然是不能這么回答,但是我也不能隨便說出在我拿充電器之前看到的萍萍辦公室里的那一幕,誰知道說了又會捅出怎樣的一個簍子?
我索性轉(zhuǎn)換思路,不要落入到劉總巧合說的節(jié)奏里面去。
“劉總,我覺得應該找下監(jiān)控公司,還原下失靈的原因,也可以把昨天監(jiān)控室的大個叫來了解下情況。”
我并沒有依著他的思路去回答,顯然有點超出他的意外,而且我的說辭雖然有理,但是這些話似乎更應該是劉總的臺詞。
“你說的這些我都已經(jīng)安排人去做了,我想你昨天來單位不止是為了充電器吧。”不管劉總是否真的安排了這些事,但是現(xiàn)在他反正順著我的話打了個順板,暫時也就把這個話題放到一邊,又回到了剛才巧合一說的節(jié)奏里去了。
我草!
而且我不太明白劉總后面這句話的意思,他顯然在暗示我,讓我順著他的思路走。
而他的思路就是我來單位不為充電器,那么是為什么?
盜竊案已破,無須再提,而昨天單位跟我接觸過的只有門口老保安和萍萍。
難道他的意思是指我來單位是為萍萍而來,也就是他認為我和萍萍之間有關(guān)系,我昨天來是為看萍萍來的,從而引發(fā)監(jiān)控失靈事件,因為我是這會所里唯二個知道監(jiān)控管理賬號的人,還有一個是潘經(jīng)理。
喜歡偷窺之蝴蝶效應請大家收藏:()偷窺之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