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張無聲地走到門口時,張和平忽然開口道:“伱們看我干什么?”
“那是老張同志的親媽,我難道還能不給她吃的?”
“我若想逼她低頭,把張翠山整去上夜班就行了?!?/p>
“不過沒必要,我覺得現在分開吃挺好,畢竟是分了家的?!?/p>
大姐張招娣插話道:“弟,奶奶想要5斤棒子面捐給街道辦。”
張和平皺眉看了大姐一眼,“我下午已經解釋過了,不用捐糧!你們這幾天去給南鑼鼓巷街道辦送窩頭的時候,讓大表姐叫上她一起去,不就行了?”
老張聽到這話,吐出一口濁氣,輕松地去了6號院。
張和平今晚之所以說得這么直白,全因父親張兵下午回絕了奶奶的要求,站在了張和平這邊,讓張和平感覺這一年多沒有白白對他付出。
這才多說了幾句,表明他的態(tài)度,免得老張夾在中間難受。
是夜,天空又下起了大雨,好在次日早上雨就停了。
張和平在95號院外坐診了小半天,下午被齊主任要了過去,在后海街道辦門外坐診了半天。
11號,城區(qū)洪水開始減退,壓力給到下游地區(qū)。
張和平提供的那副治痢疾、風寒的時疫湯,在兩邊街道辦證明有效后,被齊主任報了上去,卻因為藥方提供者的年齡只有13歲,沒有得到第一時間驗證。
12號周一下午,街道辦王主任接到學校電話,轉告張和平返校。
張和平回到學校后,幫著清掃了一下校園里的枯枝爛葉,轉眼就到了晚上。
學校寢室關燈后,大家睡前討論開展得非常激烈。
有人說老莫餐廳泡湯,動物園被淹,好多動物轉移到了咱們學校的動物園。
有人說新華門街都被淹了,他在那邊抓到好大一只螃蟹,還有人抓到烏龜。
有人說他去守衛(wèi)過護城河,遞送草袋裝的泥巴,參加過保堤戰(zhàn)斗!
趙建國表示不服,聲稱他從東直門一路救援去了樓子莊,用船漿殺得幾千個大冬瓜、茄子落荒而逃,之后還跟各路救援隊伍上過大壩保堤,吃過大飛機丟下來的烙餅等救援食物。
而張和平笑而不語,不愿回想渾濁的洪水
之后3周,烈日當空,天空鮮少有云朵裝飾,象是一場暴雨把它們用光了似的。
軍訓到8月30號,張和平才得以回家,并從爸媽口中得知災民中有很多人上吐下瀉、感冒發(fā)燒。
好在姥爺那邊聽了張和平的話,弄到藥材熬了時疫湯喝,才沒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