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
南海位于中海之南,以蜈蚣橋為分界。南海的主要建筑都集中于瀛臺。瀛臺上有著金碧輝煌的亭臺宮殿,是清代康熙、乾隆、光緒和慈禧太后的主要活動場所。及至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于瀛臺,這座熱鬧一時水中島嶼日趨冷清,后來光緒皇帝死于瀛臺的涵元殿中。
瀛臺明時稱“南臺”,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在島上修筑大量殿宇并改為現(xiàn)名。瀛臺島北有石橋與岸上相連,橋南為仁曜門,門南為翔鸞閣,正殿七間,左右延樓19間。再南為涵元門,內(nèi)為瀛臺主體建筑涵元殿。由于島上存在坡度,該殿北立面為單層建筑,南立面則為兩層樓閣,稱“蓬萊閣”。涵元殿北有配殿兩座,東為慶云殿,西為景星殿;殿南兩側(cè)建筑,東為藻韻樓,西為綺思樓。藻韻樓之東有補桐書屋和隨安室,乾隆時為書房,東北為待月軒和鏡光亭。綺思樓向西為長春書屋和漱芳潤,周圍有長廊,名為“八音克諧”,及“懷抱爽”亭。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帝曾被囚禁于瀛臺。袁世凱稱帝后亦曾將副總統(tǒng)黎元洪軟禁于此。瀛臺現(xiàn)為舉辦宴會及招待活動的場所。
翔鸞閣位于瀛臺北部,建于清代康熙年間,是瀛臺的正門。翔鸞閣坐南朝北,高兩層,左右共有房十四間,左右延樓共有房三十八間。
涵元殿位于翔鸞閣之后,為瀛臺的正殿。此處是清皇室在瀛臺游玩和擺宴的主要活動場所;康熙和乾隆時,這里又是皇帝宴請王公宗室和大臣權(quán)貴之處。涵元殿的熱鬧風(fēng)光隨光緒皇帝死于此處而消逝。
豐澤園在瀛臺之北,康熙年間建造,曾為養(yǎng)蠶之處。雍正年間皇帝在舉行親耕禮之前在此演禮。豐澤園內(nèi)主體建筑為惇敘殿,光緒年間改名為頤年殿,民國時改名頤年堂,袁世凱曾在此辦公。1949年后改為會議場所。頤年堂東為菊香書屋,為毛澤東居住地。豐澤園西有荷風(fēng)蕙露亭、崇雅殿、靜憩軒、懷遠(yuǎn)齋和純一齋,荷風(fēng)蕙露亭北為靜谷,為一座幽靜的小園林。靜谷再北為春耦齋,民國時為總統(tǒng)辦公處,1949年后改為會議及娛樂場所。
靜谷位于豐澤園西側(cè),是個自成一體的園中之園。園內(nèi)的主要建筑有長廊、春藕齋和桂秀軒。
懷仁堂位于豐澤園東北,原為儀鑾殿舊址。儀鑾殿于光緒時用六年的時間建成,慈禧太后遷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見大臣并處理政務(wù)。戊戌政變之后,慈禧太后把從事過變法維新的光緒皇帝囚禁于瀛臺,自己就在儀鑾殿親自訓(xùn)政,使得儀鑾殿取代了紫禁城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政治中心。八國聯(lián)軍統(tǒng)帥瓦德西曾在此居住,其間不慎失火,將殿燒毀。慈禧太后后另在中海西岸修建新儀鸞殿,后改名佛照樓,袁世凱稱帝前改名懷仁堂,用于辦公。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拆除原建筑,修建中式屋頂?shù)膬蓪訕欠?。中共中央和國?wù)院在這里舉行過若干重大會議。
勤政殿位于中海與南海之間的堤岸上,正門德昌門即南海的北門。原建筑在中華民國初年已被拆除,僅存地名。
淑清院位于南海東北角,為乾隆時修建的小型園林,風(fēng)格類似北海公園靜心齋。園內(nèi)有“流水音”亭、葆光室、蓬瀛在望殿、云繪樓、清音閣、日知閣、萬字廊、雙環(huán)萬壽亭等建筑,1949年后將雙環(huán)萬壽亭移至天壇公園,并拆除部分古建,修建衛(wèi)戍部隊營房及辦公人員宿舍。
順治帝早逝,康熙帝奉母命多次到五臺山朝圣,民間便有了順治皇帝其實未死,而是到五臺山出了家的傳說,由此還演義出許多精彩的文學(xué)作品。
補桐書屋是太湖石上的一個小院落,院內(nèi)南屋名補桐書屋,北屋名隨安室??滴跄觊g,身為貝勒的乾隆就在這里讀書。當(dāng)時院中有兩株老桐樹,其中一株因病枯死,后又補種一株。枯死之樹用其材制成四琴存在屋中。北屋的隨安室之名,就是取其隨遇而安的意思。
上輩子,林俊逸是共和國的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大內(nèi)對于他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猶如天宮一般的存在,自然沒有機會進入這里。這里可是偉人們曾經(jīng)的住所,更是共和國權(quán)利頂峰的大佬們的所在地,透露著無限神秘,林俊逸心中懷著深深的畏懼之心。
但是現(xiàn)在,林俊逸的心情就完全變了。
他已經(jīng)不是一個小人物了。
在他年輕的軀體里,隱藏著的是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靈魂。雖然不敢說看破了紅塵,起碼對這個世界的認(rèn)知,完全不一樣了。
吉普車徑直開到了云水居。
居住在大內(nèi)的領(lǐng)袖們,都是這樣,辦公地點和起居之所合為一體,只略加區(qū)分。
車剛一停穩(wěn),林俊逸便跳下來,很利索地為媽媽寧雪拉開了車門,甚至在寧雪下車時,還伸手做了個攙扶的姿勢。
寧雪絕美的臉上,忍不住浮現(xiàn)起一絲甜蜜的笑容,不過一閃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