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趙國公重重叩首,聲音發(fā)顫:“陛下,還請明察!臣等無他意,只望大夏祖訓(xùn)不可廢,忠奸不可混淆!”
其余權(quán)貴聞言,也齊齊叩首,高聲附和:“請陛下明斷!”
女帝看著這些人手中捧著的甲兵,手指在扶手上緊緊攥著,臉上寒意更甚。
她心里很清楚,這些權(quán)貴為何會突然齊聚朝堂,陸云、陳志清,乃至所有大臣也都心知肚明。
這表面上是為杜原之事,實則是為了前日陳志清所呈的奏折之事,把祖宗遺物擺在殿上,就是在提醒陛下:我們是大夏的開國功臣,是打下這江山的“有功之后”。
若陛下執(zhí)意赦免杜原、甚至動我們這些老勛貴,那就是寒了天下心、背了祖宗情。
他們看似是替朝廷、替忠義請命,實際上是借祖宗和家族的功業(yè)在威脅。
“陛下,你若真要動我們,便是連大夏根基也一并否了!”
這一刻,整個朝堂的氣氛變得無比壓抑,刀兵在地,陰影重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女帝一人身上。
女帝望著殿前一眾權(quán)貴,臉色冰寒,指尖幾乎要將扶手捏碎。
她心中怒火翻滾,胸膛起伏,恨不得立時呵斥喝退這些人。
但殿下那一副副甲兵、一道道叩首的身影,昭然若揭地在逼她讓步。
她深吸一口氣,強(qiáng)行壓下滿腔怒意,臉上勉力擠出一絲笑意,聲音卻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
“諸位愛卿所言,朕已明了。列祖列宗開國之功,江山社稷賴以不倒,朝廷又豈會忘記?杜原之事,朕從未輕言赦免,只是念及百姓新安,思慮再三,才未急下決斷?!?/p>
說到這里,她掃視全場,眸光中帶著一絲冷意,卻不得不柔聲安撫:“祖訓(xùn)不可廢,忠義自當(dāng)有別。諸位之憂,朕心中自有計較。此事再議,決不敢辜負(fù)列祖,也不敢寒了諸卿之心。”
她語調(diào)雖平靜,眼底卻滿是隱忍和不甘,指節(jié)在扶手上緩緩收緊,聲音低沉:“諸位安心,待朝堂定議,必給天下一個交代。”
殿中權(quán)貴見女帝松口,皆如釋重負(fù),齊齊叩首,高聲道:“謝陛下圣明!謝陛下體恤先功!”
眾人伏地,再三叩拜,這才小心翼翼地收起甲兵,依次退下。
等權(quán)貴們都退到殿外,女帝面色依舊冰冷,緩緩開口:“杜原之事,暫且擱置。等朕思慮周全,再做定奪。諸位若有要事,便即奏來。”
殿中靜了許久,沒人敢吭聲。過了半晌,才有官員硬著頭皮出列,低聲稟報事務(wù)。女帝只是點頭應(yīng)下,淡淡批示,不多言語。
隨后又有幾人上前,皆是一些瑣事,都草草處理了。殿內(nèi)氣氛壓抑,誰都不敢抬頭,連喘氣都刻意收著。
此刻,所有人都明白,女帝雖口頭退讓,心里的怒氣卻憋得死死的,只是眼下形勢,不得不低頭。
早朝就這樣死氣沉沉地結(jié)束。直到女帝一聲“退朝”,眾臣如釋重負(fù),紛紛退下。大殿里只余下一片冷清,陰影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