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倒要看看博陵崔家,當世大儒親手教導出來的子弟,究竟有幾分真才實學。
縣太爺?shù)膱雒嬖捳f完,考院的大門緩緩打開。
就在這時,又有幾名考生姍姍來遲。
幾人的出現(xiàn),立刻引來周圍人的一陣低聲議論。
“快看,是王景,縣學教諭的公子?!?/p>
“還有李茂,聽說他學問了得,這次的案首,八成就要從他們幾人中出了。”
魏長青聽著這些議論,目光在那幾人身上一掃而過,沒有太大的波動。
雖然賣相看上去比崔皓強了不止一籌,但氣度還是差了不少。
這時,放好了被褥毯子的盧璘提著考籃,隨著人流,走進了考院。
高高的院墻內,氣氛一下就安靜了下來。
考場內,一排排獨立的號舍整齊排列。
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在狹長的通道間來回巡視,腳步聲輕微卻極具壓迫感。
考場的最前方,搭著一座高臺,主考官正襟危坐,神情嚴肅。
盧璘按照號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恰好就在第一排,正對著主考官的高臺,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的眼皮子底下。
他不緊不慢地將考籃放下,開始布置自己的桌面。
高臺上的主考官一眼就注意到了過于年輕的盧璘,眉頭不自覺地皺了一下。
拿起桌上的名冊,翻到盧璘那一頁,這才了然。
“十二歲,柳家書童?”
主考官眼中的那一絲詫異,隨即暗自搖頭。
早就聽說柳家少爺不通文墨,看來柳閣老的文名要斷在這一代了。
盧璘對主考官的打量毫無所覺,依舊專注地布置著自己的東西。
他放好考籃,取出筆墨紙硯,動作沉穩(wěn),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