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的確有數(shù)。
清譽名聲對一個女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她母親唐楚君便是被這種無形的東西所累,才不得不嫁了一個自己不愛的人。
上一世,溫姨娘用同樣手段,拿她在外流浪造謠生事,但最后也沒有達到將她拖入泥潭的目的。
一方面是在她的籌謀之下,和晉王蕭晟彼此一見鐘情,互相惦記,到了晉王殿下非她不可的地步。
皇太后疼惜孫兒,遂出手干預。
另一方面,時老夫人為了侯府前程,也是力壓謠言。
所以最后時安夏雖然不是晉王妃,卻也成了晉王側(cè)妃。
再后來,她在王府中,在深宮里,也一次又一次被人拿她曾在外流浪來造謠生事,毀她清譽。
可以說,時安夏前世的一生都在謠言中度過,沒有一刻消停。
她曾被前朝大臣聯(lián)名上書廢后,也曾被榮光帝步步逼問,更被人寫成段子在坊間茶舍里嘲笑輕賤。
可又怎樣?
她也是徹夜不眠代替皇上處理奏折的景德皇后,是為了山河社稷御駕親征的惠正皇太后,是高僧寂元大師嘴里那個“挽江山社稷于懸崖,救萬千百姓于水火”的有大功德之人。
所以今兒這點子謠言,對她來說真就不值一提。
況且她根本沒想過要嫁什么高門大戶,就更不必在意虛名清譽。
婆子丫環(huán)們瞧著自家小姐那雙深潭般的眼,莫名就心定了,焦慮也齊齊散去。
時安夏此時操心的是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