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帶到農(nóng)機廠北墻外的一條小街,這里與一中也是一墻之隔,被居民隔出不少簡易房做為鋪面。什么小賣部,小吃店、文具店,應(yīng)有盡有。
平時除了農(nóng)機家屬院的人會來光顧,主要還是做學(xué)生生意。算是北城比較熱鬧的地方了。而此時正直暑假,人倒少了很多。
兩人來到一家小鋪子,楚安讓許淑在街邊的小桌子前坐下,朝店里嚷嚷:“陳嬸,四個雞架要烤的,多糖多醋!兩碗抻面,一瓶大白梨。”
里面只傳出一聲回應(yīng),“等著!”
過了好一會兒東西端上來。
陳嬸以為楚安是和趙洋或者李春明一起來的,出來才發(fā)現(xiàn),身邊坐了個俏生生的姑娘。
“呦!這誰家丫蛋兒?大熱天怎還戴上口罩了?”
楚安敷衍,“我同學(xué)!感冒了?!?/p>
“哦~~!”陳嬸腔調(diào)都帶著拐彎兒,好好看了許淑一眼,雖然帶著口罩但也不得不說,長的真?。▃un四聲)!
半開玩笑,半認真,“小安你注意點哈,別讓我告你爸!”小小年紀還敢早戀?
楚安無所謂,“我爸離家出走了,你告不著!”驅(qū)趕陳嬸,“行啦,別看啦,真就是同學(xué)!”
把陳嬸趕走,才對許淑解釋,“鄰居,平時就愛八卦?!?/p>
把一碗抻面給她推過去,又倒了一杯大白梨。
結(jié)果人家許淑根本沒管什么陳嬸,什么早戀的。和她有什么關(guān)系???
注意力都在抻面和雞架上??!
面無表情上身不動,盯著楚安把面遞過來,汽水倒上,又在那拆雞架
“唉”很不情愿的一嘆,清清冷冷的淡淡道,“主要是和你討論劇本來的不想吃東西?!?/p>
楚安,“???”
嘴硬,接著嘴硬!口嫌體蘿莉,說的就是這種了。
許大明星上半身確實很高冷
雙手卻很誠實,已經(jīng)抄起方便筷一掰兩支,然后把口罩往下一拉!擎著筷子等抻面遞過去了。
動作那叫一個嫻熟。
楚安則是用兩只筷子,費力的拆著雞架。
這玩意一般都直接上手的,這不明星在嘛,不好太粗獷對不對?
人家比較嬌氣。
“都知道陽城雞架很有名,可很少有人知道陽城雞架背后的歷史厚度?!?/p>
楚安侃侃而談,講起了陽城雞架背后的故事。
“那還是1950年抗美援朝時期。陽城南塔建起養(yǎng)雞屠宰場,雞腿、雞胸肉優(yōu)先保障空軍飛行員供應(yīng),剩下沒什么肉的雞架成為普通市民難得的葷腥?!?/p>
“逐漸形成飲食習(xí)慣,但也沒現(xiàn)在這么風(fēng)靡。之后到了90年代,東北下崗大潮一來。下崗工人用廠子里的邊角廢料,焊點爐子,鐵板啥的,才形成今天整個遼省到處都吃得到雞架的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