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小聲道:“柴刀還沒給人家?!?/p>
阿良大大咧咧道:“回頭連背簍里的那半截刀刃一并給他?!?/p>
之后這位斗笠漢子不忘回頭提醒道:“那顆尚未成形的白蟒之膽,就不要了,鮮血淋漓的,太嚇人,連同蟒肉一并交給黑蛇吞食便是,如此一來,哪怕沒了一對飛翅,依然能夠讓它增長兩三百年修為,就當是我們的誠意了,記得要它到了落魄山落腳后,老老實實修行?!?/p>
最后阿良伸手凌空虛點,指了指失魂落魄的年輕土地,“好自為之?!?/p>
年輕土地站在竹林邊緣,望著兩人的背影,林間山風,穿過一棵棵綠樹一叢叢紅花,帶著沁人心脾的花木清香,貌美如尤物的年輕男子,手持象征身份的山君綠竹杖,白衣飄飄,大袖飄搖,先前的震驚、畏懼、焦躁和仿徨,隨著清風一掃而空,取而代之是與一地神靈身份相符的莊重肅穆。
他環(huán)顧四周,輕聲感慨道:“福禍相依,不過如此了。感謝阿良前輩的無心提點,幫我解開心結,破去魔障?!?/p>
年輕土地閉上眼睛,嘴角含著溫煦笑意,呢喃道:“自古名山待圣人,圣人不來又何妨,我自可潛心成圣?!?/p>
等到睜眼之時,俊美男子耳畔多出了一枚淡金色耳環(huán),精致圓環(huán)隨著山風微微搖晃,襯托得年輕土地恍如山岳正神。
兩人原路返回水潭,不同于來時的飛快奔走,此時兩人默契地選擇散步閑聊。
“阿良,黑蛇真的會吃掉白蟒殘余尸體?它們不是相依為命幾百年的伙伴嗎?”
“那志在成蛟化龍的黑蛇,當然下得了嘴,不光是蛟龍之屬,其實一切山精鬼怪魑魅魍魎,皆以食為天,只不過棲息在山林大澤的蛟龍蛇蟒,尤為同類相殘,這跟一山不容二虎是差不多的道理,黑蛇之所以留著白蟒,是開了竅,靈智增長,未嘗沒有等它結丹再飽餐一頓的想法。對了,你要是想看黑蛇吞吃白蟒的景象,咱們可以回頭。”
“這就算了吧。”
“話說回來,別怪我替你擅作主張,答應那黑蛇吃掉那顆蟒膽,既然它接下來去落魄山幫你坐鎮(zhèn)氣運,那么一顆蟒膽由你賣掉,價格賣得再高,也不如黑蛇早點成為墨蛟來得劃算?!?/p>
“我其實很好奇你為何要殺掉白蟒,為何不等我出手阻攔?馴服了白蟒,隨便讓它去寶箓山或是彩云峰都是不錯的買賣。難道你是怕我阿良見死不救?”
“怎么可能,阿良,我信得過你?!?/p>
“那你?”
“阿良,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也想知道,你是不是在我和朱河切磋的時候,就看出我當時找到了……那三座竅穴?以及竅穴之內的真相?”
“說實話,我一開始就知道那三座竅穴內有古怪,大有玄機,但說出來比較丟人,就連我也看不真切,只能猜出是蘊藉有三種道意的絲縷劍氣,具體為哪三種,則不敢確定,當然,我如果想要強行觀看氣府里邊的景象,不惜傷害你的體魄氣機,絲毫不難,只是那么一來,就很下作了,我阿良身為絕世高手,自有高手的風范氣度。”
“明白了。阿良,你知不知道我們小鎮(zhèn)有座牌坊,上邊有四塊匾額?”
“知道有這回事,齊靜春當年跟我提起過,但是我沒記住內容,早忘了。”
“其中有一塊匾額,寫著四個字,莫向外求。我隔壁有個同齡人,讀書很多,他說這是佛家的禪機,意思是說告誡所有人,要專修佛法,不要去跟那些佛法之外的旁門外道去求什么。我一開始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后來我在山上燒炭,沒事的時候,反正就是一個人無聊了瞎琢磨,覺得對我來說,燒香拜佛也好,禮敬菩薩也好,都要自己先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仍是達成不了心愿,實在沒辦法了,再去求,菩薩才會點頭答應,要不然人家菩薩憑啥幫你啊,對吧,阿良?”
“求佛先求己?!?/p>
“對對對,我就是這么個意思!”
“嗯,這么解釋的話,勉強說得通。但是我得跟你說明白一件事,我阿良從指甲縫里摳出一點來,也比你的家底厚實。所以你覺得很麻煩我,便寧愿損失一道劍氣?事實上對我阿良來說,就是一次隨隨便便拔刀出鞘的小事情。這個賬,你得這么算?!?/p>
“不能這么算!”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