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會首先出場的,是一個造型格外奇怪的馬不像是馬,牛不像是牛的青銅雕塑。
這玩意兒,是李淵掏出來的。
他當時的原話是“承乾吶,這玩意兒到底是個啥,朕是真不知道?!?/p>
“朕只知道,這玩意兒是從隋朝宮中秘庫里出來的?!?/p>
“不少人見過這玩意兒,可都沒能看出個子丑寅卯來?!?/p>
“你先看看,要是你能看明白,咱就留著?!?/p>
“不然的話,這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你就拿出去賣了?!?/p>
李承乾當時還真就翻來覆去的仔細看了好一會兒。
最終也沒看出個來龍去脈來。
不過,他也不在意這個。
至少,但凡對古玩、古董有些見識的,就知道這玩意兒少說也得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東西。
而且,器型精美、花紋繁復(fù),少說也得是宮廷出品的珍品。
至于到底是什么?
這不是正是買回去之后慢慢琢磨的樂趣么!
這不,馬周就在臺上對著這東西大吹特吹呢。
關(guān)鍵是,他還真就吹得有理有據(jù)。
先說材質(zhì),青銅器;
然后說器型,這必須得是中小型擺件,還得是放在書房這等重要地方只為了觀賞的心愛擺件;
接著便是說花紋,這方面馬周那叫一個賣力啊,指著各處花紋就開吹。
關(guān)鍵是,也不知道他是真讀了這么些雜書還是怎么的!
他真就能指著一個個花紋,然后說出這花紋在哪個哪個有名的器皿上頭有同款,然后進一步解釋這花紋有多厲害。
哪怕底下坐著的那些個世家之人,從小就把玩這些東西,對此了解的簡直不能再了解了。
他們?nèi)耘f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場面頓時就熱烈起來了。
起拍價其實并不高,五十貫而已。
畢竟是第一個拿出來的物件。
李承乾要的不是賣出多高的價格,而是一定不能流拍。
所以,綜合幾位宮中負責采買,對市場行情最為了解的內(nèi)侍的說法。
這尊市場價大概兩百貫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雕塑,就此以五十貫的底價,成為了本場拍賣會的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