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天的茍運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數(shù)以千年的歲月迭代下穩(wěn)固出了天地君親師這套完整的倫·理體系。
雖然,對于現(xiàn)世人而言,前三者已經(jīng)隨著歷史一起灰灰而去,成了只有課本跟試卷上才會提及的東西。
但親跟師卻沒有被完全的丟棄。
師傅。
師父。
一字之差,其本意卻是天壤之別。
前者你出代價我教本事,學(xué)不學(xué)得會是你的事,教多少也隨我意,一旦簡單的利益關(guān)系斷裂,兩者之間再無牽扯。而后者可是要送上六禮,磕頭奉茶,拜了師之后跟多了一個爹也沒什么差別。
教你本事,管你做人,為你忙碌娶親生子,你所遇到的一切困難他都有義務(wù)幫忙,關(guān)系網(wǎng)你也能繼承,同樣的徒弟也得看對方如同親父,對父親的一切也得對應(yīng)在師父身上。
而入了道門的師徒關(guān)系牽扯到傳承跟道脈等等只會比普通的更加復(fù)雜。
張威不是不想找一個靠山,而是劉家村的【剪影】只存在七天,過了今晚明天上午他就會結(jié)算離開,現(xiàn)在拜了師父,別說盡義務(wù)的事,他連東西都學(xué)不了多少就得匆匆離去。
而道門又是炎黃的龐然大物,入了這個門萬一以后他再遇到合心意的傳承的話那不就坐蠟了?
更何況,他跟老道只是匆匆一面。
師擇弟子,弟子亦擇師。
考慮種種,張威終是沒有當(dāng)下答應(yīng)。
而一明老道活了這么大年紀(jì),這些東西只會比張威看的更加清楚。
熄了剛開始那股躁動的勁兒,一老一少在這上山的路上也開始了互相觀察。
豬前林這邊的山路,可比劉家村跟下口村的好走多了,可能是要挖礦的緣故吧,這邊的路基本都平整了,路上還有深淺不一的車轍,走起來相當(dāng)輕松。
但再輕松的路總歸是要人步行通過,別看剛才民·兵騎車一刻多鐘就跑了一趟,但換做人走卻得多半個小時,而這路上閑著無聊老道士也扯開了話題給他講些神神鬼鬼的志怪故事。
吃人的山魈,惑人的木魅,跟三味書屋里說的一樣的人首蛇,狼狽為奸的狼軍師,白骨精的原形行骸
這些東西,很多都被埋葬在了歷史的煙塵里,如今諸法不興,一些厲害的像樣的精怪妖魔也沒了生存的土壤,逐漸變得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則是亡魂,以及由人們口口相傳繼異類變化出的民俗怪物。
人心出魔念,眾念可祭仙神,也可匯邪祟。
像老貓猴子這種便是人們想出來的魔怪。
具體根源老道士也不太說得清楚,可能是還沒成了氣候的山魈,野精吃多了念頭異變而來,又或者山里的死尸還魂反生?但它們因人念而生是切切實實的。
也正因為此,近幾年有想要借人念匯聚的法子,成一道念頭匯熊熊之火徹底燒灼毀滅炎黃大地上的一切怪誕之物。
成與不成還是后事。
但豬前林這邊的情況卻是諸法難興下的一個少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