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格里申的出面協(xié)調,事情進展得異常順利。
很快,蘇聯(lián)方面就安排了一場高規(guī)格的會面。
徐含章帶領著陳家的那位汪經理,在陳天宇的陪同下,與蘇聯(lián)外貿部門的代表和幾位電子管生產企業(yè)的技術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蘇方專家詳細介紹了他們目前能夠提供的電子管型號、性能參數(shù)、產能以及出口價格。
徐含章和汪經理則重點了解了供貨的穩(wěn)定性、支付方式以及后續(xù)的技術支持等問題。
雙方談得都比較滿意,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
接下來的十多天,徐含章便在陳天宇的穿針引線下,馬不停蹄地考察了幾家位于莫斯科周邊的電子管生產廠。
就在陳天宇陪著徐含章為家族生意奔波,深入了解蘇聯(lián)電子工業(yè)的同時。
華夏國內關于啟動三角翼戰(zhàn)斗機預研項目的正式批復,也終于通過大使館的渠道,送到了他在莫斯科的辦公室。
“太好了!”
李瑞軒拿著那份蓋著鮮紅印章的電報譯文,臉上露出了抑制不住的笑容。
他立刻召集了陸小鵬、程不失、屠繼達等核心技術骨干。
“同志們,國內已經正式批準了我們關于開展三角翼氣動布局預先研究的申請!”
李瑞軒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
“從今天起,我們華夏航空設計團隊,將正式按照之前的分工計劃,兵分兩路,同時推進中級教練機項目的收尾工作和三角翼氣動項目的理論研究與初步探索!”
辦公室里響起一片壓抑的歡呼聲,年輕的程不失和屠繼達更是激動得滿臉通紅。
陸小鵬相對沉穩(wěn),他扶了扶眼鏡,問道:
“領隊,陳總工這幾天請假,你看我們的人員需不需要進行調整?
我怕會影響到中級教練機項目的進度……”
李瑞軒擺擺手,示意大家冷靜:
“大家放心。
陳總工也就請幾天假,我們的中級教練機項目,設計工作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收尾階段。
主要的圖紙和技術文件都已經基本完成,后續(xù)主要是配合工廠進行工藝準備和解決一些細節(jié)問題。